[发明专利]一种4-溴-2,6-二氟苯腈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9376.0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魏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国大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5/50 | 分类号: | C07C255/50;C07C25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050035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氟苯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4-溴-2,6-二氟苯腈的化学式为
它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备液晶材料的一种中间体化合物。目前它一般是以2,6 -二氟苯胺为原料,经溴化重氮化和sandermer反应合成液晶中间体4-溴-2,6 -二氟苯腈。其反应式一般如下:
上述反应式中的技术工艺复杂,原料中用到溴素、氰化钾、浓硫酸,它们 不但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而且毒性大,生产时环境污染严重,并且收率较低, 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液晶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 —4-溴-2,6-二氟苯腈的新的制备方法。此方法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 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4-溴-2,6-二氟苯腈的制备方法,所用的原料包括甲酸、4-溴-2,6-二 氟苯甲醛、盐酸羟胺;所用原料的重量比为:甲酸/4-溴-2,6-二氟苯甲醛/盐酸 羟胺=4/1/1.4;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加料
在三口瓶中按比例加入甲酸及4-溴-2,6-二氟苯甲醛、盐酸羟胺;在常压下 加热回流10小时。
步骤B蒸馏
在常压蒸出溶剂,然后再向体系中加入相应体积的水继续蒸馏, 带出产品——4-溴-2,6-二氟苯腈。
步骤C抽滤
将蒸馏出的水溶液自然降温至室温,然后抽滤;滤饼用水洗至中性。 所得白色片状结晶固体,即是本发明所述的产品。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4-溴-2,6-二氟苯腈,其收率≥80%;气相色谱含量 大于等于99.5%。
上述的制备4-溴-2,6-二氟苯腈过程中所用的4-溴-2,6-二氟苯甲醛的制备 方法为:
制备4-溴-2,6-二氟苯甲醛所用的原料有:四氢呋喃(工业级)、叔丁醇钾、 石油醚(工业级)、3,5-二氟溴苯(气相色谱含量GC≥99%)、DMF(即N,N- 二甲基甲酰胺)、丁基锂(密度为2.4mol/L);主要原料的比例应该遵循:丁基 锂/3,5-二氟溴苯=1.2mol/1mol,DMF/3,5-二氟溴苯=1.6mol/1mol。
制备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
在低温釜上安装四氟密封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低温温度计、氮气保护 装置;并做防火、灭火准备。
步骤2加料
向低温釜中按比例加入THF(四氢呋喃)及3,5-二氟溴苯、石油醚、叔丁 醇钾。充排氮气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开通液氮降温。
步骤3滴加
降温至-80℃以下时,应加大搅拌速度,并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需要量的 丁基锂溶液,1.5~2小时内将丁基锂溶液滴完,滴加过程中温度不能高于-80 ℃。
步骤4保温
滴完丁基锂溶液后,继续在-80℃~-100℃的温度下低温反应1小时。
步骤5滴加
保温反应后,在向溶液中按比例滴加DMF和四氢呋喃(THF);并在滴加过 程中控制温度低于-90℃。
步骤6搅拌
滴加完毕后,边搅拌边自然升温至-20℃,放出反应溶液。
步骤7水解
向步骤6所得的溶液中按比例加入浓盐酸和水的混合液对上述溶液进行酸 化,并搅拌1~1.5小时。然后停止搅拌,将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溶液分为上下 两层,上层为有机相,下层为水相,将有机相放入烧杯;在下层水相中加入适 量的四氢呋喃,搅拌5分钟,操作同上,使溶液分层,将水相排放掉,将两次 的有机相合并入同一容器中。
步骤8蒸馏
将烧杯中有机相倒入蒸馏瓶中,常压蒸出溶剂,当加热温度到80℃时,向 体系中加入相应量的水继续蒸馏至100℃为止。
步骤9抽滤
使上述反应液降温至室温,抽滤,滤饼用水洗至中性,用适量的石 油醚洗涤两次滤饼后将滤饼烘干,既得产品。石油醚洗涤液与重结晶母液 合并,一并保存。
经过上述步骤后所得的4-溴-2,6-二氟苯甲醛的产品的收率≥80%,所得的 产品外观为白色片状结晶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国大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国大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3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