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材料纳米力学性能测试中的两自由度加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345.2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13/10;G01B21/32;H01J37/2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纳米 力学性能 测试 中的 自由度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超精密加工装备、微机电系统、精密光学元件加工、超精密机械加工设备、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纳米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特别涉及纳米尺度材料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测试中的精密加载装置,特别涉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进行纳米尺度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原位(In Situ)加载装置。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学、生物医学、半导体、光学、数据存储、超精密机械及其制造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材料纳米力学性能的评价、测试方法和力学行为的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类具有精密定位或精密加载功能的测试系统被研发出来,以便满足材料纳米力学性能的测试需求。但传统的微加载装置在检测加载力方面存在无法检测或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时由于检测系统结构较大且复杂,导致造价昂贵且装配环节较多而影响测试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原位(In Situ)力学性能测试系统中的微加载装置无法检测检测加载力或检测精度不高以及检测系统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等问题,提供一种材料纳米力学性能测试中的两自由度加载装置。该装置具有加载分辨率高、响应迅速、体积小等优点,并且可以实现两自由度精密直线的载荷输出。由于结构微小可以实现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高分辨率测试仪器上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的原位监测,这里所谓的原位力学性能测试指的是在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过程中,在显微镜下在线监测被测试件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损伤机制。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材料纳米力学性能测试中的两自由度加载装置,主要由基座,x轴向运动机构、压头、驱动元件和预紧机构组成,所说的压头9由多个薄壁柔性铰链6、7、8连接到x轴向运动机构17上;所说的x轴正向运动机构17由多个薄壁柔性铰链16、19连接到刚性基座2上;所说的驱动元件由相互垂直布置的压电叠堆组成,其中的一个压电叠堆15整体安装于x轴向预紧机构和x轴向运动机构17之间,另一个压电叠堆5整体安装于压头9和压头预紧机构之间,压头9的下方为放置被测材料的刚体11上,刚体11通过与其连接的柔性铰链10连接在刚性基座2上。
所说的x轴向预紧机构由装在压电堆15端部的刚体12,向刚体12提供预紧力的螺钉13和柔性铰链14组成,柔性铰链14既与刚体12连接又与刚性基座2连接,所说的压头预紧机构由装在压电堆5端部的刚体3,柔性铰链4和向刚体3提供预紧力的螺钉20组成,柔性铰链4既与刚体3连接又与刚性基座2连接。
所说的柔性铰链16、19具有位移放大的功能,将压电叠堆15的输出放大。
所说的压电叠堆为可控面型的精密致动元件,通过对压电叠堆施加不同的电压信号,可以实现不同的加载方式。
所说的薄壁柔性铰链与基座2,压头9和x轴向运动机构17的连接方式为同一整体,通过电火花线切割方式加工而成,在驱动元件的推力作用下,发生微小弯曲变形,既可使压头9沿y向产生精密直线运动,还可使压头9和x轴向运动机构17一起产生沿x向的精密直线运动的同时,压头9沿y向产生精密直线运动,压头9和x轴向运动机构17受到压电叠堆的推动而与基座2发生相对运动时不产生摩擦和磨损。
通过测量所述的柔性铰链10的变形矢量X,可应用公式F=KX间接地计算出施加力F的大小,其中K为系统的刚度矩阵。
该两自由度材料纳米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加载装置采用薄壁柔性铰链与基座连接,以降低压头直线方向重复定位误差,提高系统定位精度。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可大大提高加载机构的驱动精度,并实现复杂合成运动方式,降低结构的复杂性及尺寸,且具有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纳米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两自由度加载装置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a是柔性铰链14局部放大视图;
图3b是柔性铰链14局部放大后的受力变形图。
图中:1、4、6、7、8、10、14、16、19为薄壁柔性铰链,2为基座,3、11、12、18为刚体,5、15为压电叠堆,9为压头,13、20为螺钉,17为x轴向运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