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0497.4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侯雪龙;莫冬亮;张廷珂;戴立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1/24 | 分类号: | B01J31/24;C07B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性 骨架 含膦配体 催化剂 合成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包括一类具有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及其合成,以及其与具有类似结构的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有机硼试剂对杂原子降冰片二烯开环反应的应用。该类环钯催化剂含有轴手性联萘骨架,具有如下的结构式:
背景技术
具有类似结构的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有机硼试剂对杂原子降冰片二烯开环反应,很容易得到一个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取代的二氢萘酚的衍生物,再经过转化很容易得到二氢或者四氢萘的衍生物,这种二氢或四氢萘的骨架存在于许多药物分子中,是重要的生理活性单元。如抗癌药物Etoposide(Tetrahedron Lett.1996,37,3359)、治疗帕金森病的Dihydrexidine(J.Med.Chem.1995,38,2395)等。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课题组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有通过Pd、Ni或者Rh等金属催化开环反应,开环的亲核试剂有格氏试剂、锡试剂、锆试剂、硼试剂、锌试剂等(J. Org.Chem.2005,70,3734;Synlett 1998,447;J.Org.Chem.2005,70,9545)。很多课题组致力于该工作,不对称开环的报道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但是由于所用的格氏试剂、锡试剂、锆试剂、锌试剂的不稳定、不易制备或者其中使用的配体比较难制备,且底物和试剂存在局限性或者实验操作条件复杂。目前不对称催化硼试剂对杂原子降冰片二烯开环反应报道的并不多(Org.Lett.2002,4,1311;Org.Lett.2003,5,369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上述新型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上述新型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有机硼试剂对杂原子降冰片二烯开环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具有如下的结构式:
Ar1=未取代、单取代或二取代的苯基,所述的取代基是C1~4的烷氧基、C1~4的全氟烷基、C1~4的烷基、或卤原子。
R1=C1~4的烷基、C1~4的烷氧基、C1~4的全氟烷基、卤原子和未取代、单取代或二取代的苯基,所述的取代基是C1~4的烷氧基、C1~4的全氟烷基、C1~4的烷基、或卤原子;;
X=OAc、OOCF3、OOCPh、I、Br、Cl。
本发明提供的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过下述步骤获得:
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有机溶剂中和50-80℃下,配体、PdX2的混合物搅拌反应1h-12h;
其中,推荐反应物摩尔比为:所述的配体、PdX2的摩尔比为1∶1;
本发明所述的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反应后采用下述方法分离纯化:反应液依次过滤、旋去部分有机溶剂,然后柱层析、薄层层析或重结晶。
所述的重结晶推荐用V石油醚/V二氯甲烷。
本发明所述的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柱层析或薄层层析采用的洗脱液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体积比为1∶1~20的混和溶剂。
本发明所述的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所述的有机溶剂是苯、甲苯、环己烷、石油醚、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乙腈、乙醚、二氯甲烷、丙酮、三氯甲烷、正己烷或二氧六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应用上述一种新型高效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有机硼试剂对杂原子降冰片二烯开环反应并有效的得到光学活性的二氢萘酚类底物。
本发明拓展了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有机硼试剂对杂原子降冰片二烯开环反应并有效的得到光学活性的二氢萘酚类底物。
已知轴手性联萘骨架含膦配体的环钯催化剂,具有如下的结构式;
其中,Ar1=未取代、单取代或二取代的苯基,所述的取代基是C1~4的烷氧基、C1~4的全氟烷基、C1~4的烷基、或卤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