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负压送纸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7233.3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丹鹏金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0/04 | 分类号: | B65H20/04;B65H20/08;B65H23/188;B65H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习群 |
地址: | 20140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负压送纸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加工设备中的送纸机构,特别涉及配页机生产过程中的送纸机构。
背景技术
在配页机配纸过程中,会出现下列3种情况走纸情况:1、生产加速,纸张过紧;2、生产减速,纸张过松;3、均速生产,纸张受力均匀,走速平稳。
而目前市场上配页机采用的传送方式是孔拉走纸方式。此种方式走纸不精确,纸张前松后紧,孔距对准难,1米距离内的孔距误差超过0.2毫米就会使得配页无法进行,无法自动调整孔距。因此,孔拉走纸机构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已有的孔拉走纸机构速度慢、走纸不精确、无法自行纠正孔距误差的缺点,提供一种速度高、走纸精确、能自行纠正孔距误差的真空负压送纸机构。
采用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真空负压送纸机构,包括负压送纸辊,调节辊和调节阀,进纸经二道导辊绕过负压送纸辊,再经一导辊绕过调节辊,调节辊送出的走纸经一导辊后送至长带输纸器。
所述的负压送纸辊是在一纸辊的外圆与中心轴承之间充有负气压,纸辊的外表面有许多小孔。
所述的负压送纸辊上的负压进气阀与调节阀上的出气阀连通,调节阀受调节辊控制,开、关和控制输出负压大小。
所述的调节辊是安装在调节阀上的一个导辊,并且能够左右摆动,向一边摆动时使调节阀输出负气压大,向另一边摆动使调节阀输出负气压小,直至关闭调节阀。
所述的调节阀还配有配重件,使调节辊摆动受阻,控制调节辊的摆动灵敏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走纸速度较高,且走纸精确,并能自行纠正孔距误差。生产效率,应用广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真空负压送纸机构加速走纸示意图;
图3为真空负压送纸机构减速走纸示意图;
图4为负压送纸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A——负压气体 1——调节阀
2——负压送纸辊 3——配重件
4、5、6、7、16——导辊 8——调节辊
9——进气阀 10——出气阀
11——纸张 12——进气阀
14——长带输纸器 15——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真空负压送纸机构,包括负压送纸辊2,调节辊8和调节阀1,进纸经二道导辊4、5绕过负压送纸辊2,再经一导辊6绕过调节辊8,调节辊8送出的走纸经导辊7、16后送至长带输纸器14。
如图4所示,所述的负压送纸辊2是在一纸辊的外圆与中心轴承之间充有负气压,纸辊的外表面有许多小孔15。
所述的负压送纸辊2上的进气阀9与调节阀1上的出气阀10连通,调节阀1受调节辊8控制,开、关和控制输出负压大小。
所述的调节辊8是安装在调节阀1上的导辊,并且能够左右摆动,向一边摆动时使调节阀1输出负气压大,向另一边摆动使调节阀1输出负气压小,直至关闭调节阀1。负压送纸辊2上的走纸是否均匀的信息通过调节辊8的拉伸传送到调节阀1,进入调节阀1的负压气体,根据调节辊8拉伸摆动的角度,控制传输到负压送纸辊2的进气阀9。
所述的调节阀1还配有配重件3,使调节辊8摆动受阻,控制调节辊8的摆动灵敏度,即配重大,使得负压送纸机构到长带输纸器14之间的纸张11拉伸的紧,反之则纸张11较松。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角度来修正输送气体的是否开关或大小。
纸张11在卷筒到负压送纸机构的走纸时始终处于拉紧状态,在配页部分出现孔距误差、走纸不精确,通过调整负压气体的开关或大小得以修正。具体体现为:
(一)如图2所示,纸张11在长带输纸器14运行速度加快,使得纸张11过紧,调节辊8向右侧摆动提拉,由于调节辊8受力转动一定角度,调节阀1开启或增大输送到负压送纸辊2的负压,使负压送纸辊2与纸张1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负压送纸辊2带动纸张11向前送纸速度增加,使得纸张11放松,从而实现负压送纸辊2到长带输纸器14的纸张11不再过紧,保证纸张11受力均匀、走速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丹鹏金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丹鹏金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型耐压铝壳体的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