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异鳞毛蕨的孢子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9109.2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7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江;唐源江;董仕勇;欧阳婵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C12N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伟健 |
地址: | 51065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异 鳞毛蕨 孢子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快速繁殖变异鳞毛蕨(Dryopteris varia(L.)Ktunze)的孢子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变异鳞毛蕨为中型草本植物,在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有广泛分布,其林下土生,通常高40~80cm,株形美观,叶色暗绿,四季常青,不但可开发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观叶植物,而且其根茎有清热止痛的药效,可以入药,因此这种蕨类植物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价值。但是目前关于繁殖变异鳞毛蕨的研究极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能快速繁殖变异鳞毛蕨的方法。
我们通过将消毒过的变异鳞毛蕨孢子在孢子萌发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片状原叶体,然后将原叶体依次在增殖培养基、孢子体诱导培养基、孢子体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待长出孢子叶后转入孢子体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待基部长出细根就可以出瓶移植,全过程只需半年左右,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变异鳞毛蕨的孢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的步骤:
(1)收集变异鳞毛蕨孢子,先在酒精中浸泡25~30s,然后再在升汞溶液中浸泡7~8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漂洗;
(2)将上述消毒过的变异鳞毛蕨孢子用无菌水配成悬浮液,加入孢子萌发培养基中,在温度23~25℃,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时间11~13h/d条件下培养,先萌发出绿色丝状体,再发育成片状原叶体,所述的孢子萌发培养基是每升含6~8g琼脂,18~22g蔗糖,其余为MS或1/2MS,pH 5.7~5.8的培养基;
(3)将上述片状原叶体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在温度23~25℃,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时间11~13h/d条件下,培养25~35d后,转入孢子体诱导培养基中,在温度23~25℃,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时间11~13h/d条件下,培养至原叶体出芽后转入孢子体继代培养基,在温度23~25℃,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时间11~13h/d条件下,培养至形成幼孢子体,长出2~3片幼孢子叶;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每升中含有6-苄基嘌呤0.15~0.25mg,萘乙酸0.15~0.25mg,琼脂6~8g,蔗糖28~32g,其余为MS,pH 5.7~5.8;所述的孢子体诱导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激动素6-糠基氨基嘌呤或N6-呋喃甲基腺嘌呤0.4~0.6mg,萘乙酸0.15~0.25mg,琼脂6~8g,蔗糖28~32g,其余为MS,pH 5.7~5.8;所述的孢子体继代培养基每升中含有萘乙酸0.05~0.15mg,琼脂6~8g,蔗糖28~32g,其余为MS,pH 5.7~5.8;
(4)将上述幼孢子体分株转接到孢子体生根培养基上,在温度23~25℃,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时间11~13h/d条件下,培养至幼孢子体基部长出褐色带鳞片的细根时,可出瓶移栽,炼苗后移栽至pH值为6.3~6.4的土壤基质培养,所述的孢子体生根培养基每升中含有萘乙酸0.25~0.35mg,活性碳4~6g,琼脂6~8g,蔗糖28~32g,其余为1/2MS培养基,pH 5.7~5.8。
步骤(1)中采用的酒精和升汞是植物材料通用的消毒剂,一般使用浓度酒精为体积分数75%,升汞为1g/L,最好消毒用无菌水漂洗5次。
步骤(2)所述的光照的光源可以是日光灯。
步骤(3)所述的片状原叶体在转入孢子体诱导培养基后35~45d形成出芽的原叶体,所述的原叶体在转入孢子体继代培养基15~25d形成幼孢子体,长出2~3片幼孢子叶,所述的增殖培养基,孢子体诱导培养基和孢子体继代培养基的光照的光源可以是日光灯。
步骤(4)所述的光照的光源可以是日光灯,所述的炼苗时间为3~4d,所述的土壤基质可以由花卉土,菜园泥和素沙按体积比2∶1∶1混合得到,也可以由塘泥、碎木、腐殖土和细沙等混合得到。
步骤(2)、(3)中所述的MS为国际通用的培养基,其成分和配制方法参看文献(谭文澄、戴策刚主编.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步骤(2)、(4)中所述的1/2MS是将MS中的大量元素浓度减半,而其他成分浓度不变而形成的培养基。
本发明投入少,设备简单,并有效地缩短了变异鳞毛蕨孢子的繁殖周期,从孢子萌发到幼孢子体形成仅需110d左右,获得大量种苗,幼孢子苗成活率可达90%,使变异鳞毛蕨成为优良的观叶植物并发挥其药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