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凸台状内衬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485.6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9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7B7/28 | 分类号: | F27B7/2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窑凸台状 内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素工业用的石油焦煅烧窑,特别是一种煅烧窑的内衬结构。
背景技术:
炭素工业回转窑要提高石油焦煅烧的生产能力,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是提高物料在窑内的填充率。一直以来,回转窑内衬砌筑时,内筒表面都是平整光滑的。窑体加热转动时,利用物料与窑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和物料的内摩擦力,物料在窑内滚动、翻转,窑内火焰辐射传热加热物料。但是由于筒体内侧平整光滑,当窑内的料层厚度增大后,在回转窑内物料层厚度的中部形成一块较大的低温区,见图1,图1中的尺寸L是回转窑内物料层辐射面的宽度,物料层内外温差较大,导致物料受热不均匀,从而影响煅烧后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凸台带的石油焦煅烧窑内衬结构,可使煅烧物料层中部的低温区减小,有利于以提高煅后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窑体1,在窑体1内部有保温层2,在保温层2上有凸台3,凸台3在沿窑体1长度方向形成凸台带。
凸台3的两侧是与凸台面形成钝角的斜线,角度可根据需要确定,一般在100~130度,在长度方向上则是斜面。凸台3的长度可等于回转窑的煅烧带长度,也可根据需要确定。凸台的数量根据回转窑的直径大小确定,数量通常为6~8条,最佳为6条,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物料在窑内煅烧时,物料层中间部分的低温区相对小,物料层辐射面的宽度尺寸大,可均匀翻动物料的优点,有利于以提高煅后产品的质量。凸台3的两侧是与凸台面形成钝角的斜线的结构优点是:1、有利于减小凸台根部的低温区,2、加强凸台根部的强度,避免在使用中凸台局部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窑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窑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窑体1内部的保温层2上均匀制作6条凸台3,在沿窑体1长度方向形成凸台带。凸台3的两侧是与凸台面形成钝角的斜线,角度可根据需要确定,一般在100~130度,在长度方向上则是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 下一篇:磁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