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轮胎吊装置的直梯软护笼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9087.5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31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华;夏庆方;孙金余;毛少华;谢锡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308上海市南汇区芦潮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胎 吊装 直梯软护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起重机械,特别涉及轮胎吊装置,具体的是一种用于轮胎吊装置的直梯软护笼。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轮胎吊装置在箱区内作业时,经常会发生和集装箱卡车上集装箱碰撞的事故,并且发生碰撞的部位多集中在轮胎吊装置的直梯铁条护笼处。现有技术中,直梯铁条护笼均由刚性构件构成,例如钢管和钢条。因此,发生碰撞后容易变形,还容易造成直梯的损坏,而且拆卸很不方便,需要用切割机将其切下进行整形修理后,再重新安装。每进行一次这样的修理,轮胎吊都必须停止作业,修理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还影响了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轮胎吊装置的直梯软护笼,所述的这种用于轮胎吊装置的直梯软护笼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吊装置上直梯护笼发生碰撞后容易变形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用于轮胎吊装置的直梯软护笼由两根以上横向排列的纵向钢丝绳和两根以上纵向排列的横向钢丝绳构成,其中,任意一根所述的纵向钢丝绳均与所述的横向钢丝绳交叉并固定连接,任意一根横向钢丝绳的两端均各自连接有一个固定装置,任意一个所述的固定装置均分别由一个第一夹持板和一个第二夹持板构成,横向钢丝绳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纵向钢丝绳与横向钢丝绳在交叉处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进一步的,横向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与两个立柱固定连接,固定装置中的第二夹持板与所述的立柱通过焊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立柱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任意一根横向钢丝绳的直径均在12毫米~18毫米的范围内,任意一根横向钢丝绳的长度均在1.8米~2.5米的范围内,任意相邻的两根横向钢丝绳之间的距离均在0.3米~0.6米的范围内,任意一根纵向钢丝绳的直径均在8毫米~12毫米的范围内,任意一根纵向钢丝绳的长度均在2.5米~3米的范围内,任意相邻的两根纵向钢丝绳之间的距离均在0.3米~0.5米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向钢丝绳为五根。
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根横向钢丝绳之间的距离为5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交叉连接构成网格状,并以垂直水平面的直线为轴卷曲后固定在轮胎吊装置的直梯两侧的立柱上。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具有挠性,当护笼部位发生碰撞时,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可以吸收碰撞部分能量,保护轮胎吊装置并避免自身损伤,碰撞结束后,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可恢复原来形状,继续提供直梯功能。即便遇到损伤,也可以随时松开固定装置,更换损坏的横向钢丝绳或者纵向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利用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交叉连接构成网格状梯子,具有挠性,当护笼部位发生碰撞时,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可以吸收碰撞部分能量,保护轮胎吊装置并避免自身损伤,碰撞结束后,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可恢复原来形状,继续提供直梯安全防护功能。即便遇到损伤,也可以随时松开固定装置,更换损坏的横向钢丝绳或者纵向钢丝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轮胎吊装置的直梯软护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用于轮胎吊装置的直梯软护笼,由两根以上横向排列的纵向钢丝绳3和两根以上纵向排列的横向钢丝绳2构成,其中,任意一根所述的纵向钢丝绳3均与所述的横向钢丝绳2交叉并固定连接,任意一根横向钢丝绳2的两端均各自连接有一个固定装置4,任意一个所述的固定装置4均分别由一个第一夹持板5和一个第二夹持板构成,横向钢丝绳2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纵向钢丝绳3与横向钢丝绳2在交叉处通过钢丝(图中未示)绑扎固定。
进一步的,横向钢丝绳2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4与两个立柱1固定连接,固定装置4中的第二夹持板与所述的立柱1通过焊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立柱1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任意一根横向钢丝绳2的直径均在12毫米~18毫米的范围内,任意一根横向钢丝绳2的长度均在1.8米~2.5米的范围内,任意相邻的两根横向钢丝绳2之间的距离均在0.3米~0.6米的范围内,任意一根纵向钢丝绳3的直径均在8毫米~12毫米的范围内,任意一根纵向钢丝绳3的长度均在2.5米~3米的范围内,任意相邻的两根纵向钢丝绳3之间的距离均在0.3米~0.5米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