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子用踏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6881.2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J·迈耶斯;杰里·L·拉里森;特雷弗·S·布朗;菲利普·W·伯布林克;乔舒亚·A·特林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瑞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7/08 | 分类号: | E06C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110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子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板,尤其涉及一种梯子用踏板。
背景技术
梯子虽然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攀登用具,但是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梯子的设计不断朝着人性化和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图1是一种现有的梯子用踏板的截面示意图,该踏板10包括一矩形框架11、分别设在矩形框架11的两个相对面110上的两个直角形支架12,每个直角形支架12具有一个倾斜的踩踏面120。因此在踏板10的上下两侧都有踩踏面,使用这种踏板的梯子无论正放或倒放都可使用,十分方便。然而由于该支架12的直角结构,使踩踏面120受踩踏时产生图1中箭头A所示力矩,使支架12强度不高,且容易随时间推移而变形;此外上述踏板10用料多,使生产成本难以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满足强度要求、又节省用料的梯子用踏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梯子用踏板,包括一截面呈弓形的支撑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支撑部的上下两侧的两个踩踏部,所述两踩踏部分别具有一面向所述支撑部的连接面和一背向所述支撑部的踩踏面,所述支撑部的上、下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踩踏部的连接面连接。
在上述的梯子用踏板中,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边是分别与所述两踩踏部的连接面的中部连接。
在上述的梯子用踏板中,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边是分别与所述两踩踏部的连接面垂直连接。
在上述的梯子用踏板中,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边与所述两踩踏部的连接面的连接处具有弧形过渡面。
在上述的梯子用踏板中,每个所述踩踏部的踩踏面上设有条纹状突起。
在上述的梯子用踏板中,所述每个踩踏部的前、后两侧边分别设有向所述支撑架方向弯曲的弯折部。
在上述的梯子用踏板中,所述弯折部与其所在的踩踏部侧边之间形成弧形角。
本实用新型仅由一个弓形支撑部和两个支撑在支撑部上的踩踏部连接形成踏板,在使用时有利于将踩踏部受到的踩踏压力传给支撑部,而踩踏部自身受到很小的力矩。因此该结构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相对现有设计更为节省材料,由此同时降低了踏板的生产成本和重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一种现有的梯子用踏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梯子用踏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梯子用踏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梯子用踏板20包括一支撑部21以及分别设于支撑部21的上下两侧的两个踩踏部22、23。其中支撑部21呈弓形,确切地说,是呈钝角形,而在转角处是一平滑的弧形连接面210。两个踩踏部22、23分别具有一面向支撑部21的连接面221、231和一背向支撑部21的踩踏面222、232。两个踩踏部22、23倾斜设置,使踩踏面222、2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约为20°。支撑部21的两侧边分别与踩踏部22、23两连接面221、231的中部呈90°的垂直连接。
在支撑部21的两侧边与踩踏部22、23两连接面221、231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面211,从连接面221、231平滑过渡到支撑部21的两侧边。这些弧形过渡面211使连接处的厚度比支撑部21和踩踏部22、23都要大,因此可增大连接的强度。
踩踏部22、23的前、后两侧边分别设有向支撑部21方向弯曲的弯折部223、233,起到加强作用。弯折部223、233与其所在的踩踏部22、23的侧边之间具有弧形角。同时在踩踏部22、23的踩踏面221、231上分别分布有条纹状突起,以增大摩擦力。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踏板20的受力分析可知,踩踏面222、232的受到压力主要集中在中部,踩踏面222、232所受到的压力将直接传给其下方的支撑部21而自身受到很小的力矩,而支撑部21的弓形结构能够提供较高的支撑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相对现有设计更为节省材料,由此同时降低了踏板的生产成本和重量。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的实施例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说明而作出其它种种等效的替换及修改,例如将支撑部21与两个踩踏板22、23的连接部位作靠前或靠后调整,或者调整支撑部21与与两个踩踏板22、23所成的角度等。然而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种种等效替换及修改,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及由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瑞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乐瑞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