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埋气的抽气井结构及应用于抽气井中的集气管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7777.7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1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B09B3/00;C10L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400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埋气 气井 结构 应用于 中的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埋气处理系统,尤其是指一种填埋气的抽气井结构及应用于抽气井中的集气管道。
背景技术
填埋气(LFG)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甲烷含量高),同时又是一种大气污染源(具有刺激性硫化物气体等),故如何将填埋气变废为宝,是世界各国重点研究之内容。目前,在国内外主要方式是在填埋场中建立竖井抽气系统收集填埋气,以提供发电机组之能源。
而一个完整的填埋气(LFG)发电厂应包括气体工程和发电工程两大部分,前者为后者提供燃料(原料),保证发电生产顺利进行,因此建设好填埋气工程,是建设填埋气发电厂的重要基础工程,其为业内必须充分重视之课题。当然,填埋场是填埋气发电厂的载体,发电厂通过抽气井、气体收集管道将填埋气收集并输送到电厂作进一步处理后,成为燃气机的燃料,工作人员对气体收集系统的管理不能掉以轻心,除了日常监护,保证抽气井最大产气量外,收集管道还需随时跟着填埋作业不断推进,使产生的填埋气及时得到收集;因此,如何简化管理工艺、提高集气效益就成为改革气体收集系统所必须面临之问题。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填埋气的抽气井及填埋气收集管道结构,传统的抽气井一般为竖式设置,都通过钻井成形,制作时外层需用卵石1作为过滤层,中间为HDPE井管2,井管2上开设有小气孔3;如此在填埋垃圾4时,因卵石1的铺设会给本身施工条件差情形下增添困扰,在成本上也相对要高,且过滤效果亦不十分明显,有时也会发现堵塞井管2上的小气孔3之现象,进而影响抽气效率,也不利用填埋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埋气的抽气井结构及应用于抽气井中的集气管道,其采用井管、管中管和外包覆管预制成型截面呈蜂窝孔状的集气管道,使得过滤效果好,提高抽气效率,而应用在抽气井中,可供现场施工时铺设,方便填埋作业,使得抽气井也无须使用卵石而带来之困扰,且节省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填埋气的抽气井结构,其包括:
复数层垃圾填埋层;以及
复数根集气管道,每一垃圾填埋层纵向插设一根集气管道,相邻垃圾填埋层的集气管道由夹有密封膜的法兰连接,每一集气管道由外包覆管、中心井管、复数根管中管以及一组可将外包覆管和管中管的管口封住的密封盖构成,该外包覆管、中心井管及管中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复数个集气孔;其中,该中心井管位于外包覆管中间,相应的管中管设于中心井管的外周,该中心井管长出管中管,且该中心井管、管中管由该外包覆管紧密包覆,该密封盖设于外包覆、管中管的上、下两端。
在每一层垃圾填埋层的平台下方与密封盖之间具有一粘土层。
该粘土层的高度为3000~5000mm。
在相邻集气管道的位置处用三通管连接有一水平集气管道,该水平集气管道与上述集气管道相同,且每一水平集气管道对应铺设于每一层垃圾填埋层的平台上。
上述中心井管与管中管直径相同。
该中心井管相对管中管长出150mm~200mm。
一种应用于抽气井中的集气管道,由外包覆管、中心井管、复数根管中管以及一组可将外包覆管和管中管的管口封住的密封盖构成,该外包覆管、中心井管及管中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复数个集气孔;其中,该中心井管位于外包覆管中间,相应的管中管设于中心井管的外周,该中心井管长出管中管,且该中心井管、管中管由该外包覆管紧密包覆,该密封盖设于外包覆管、管中管的上、下两端。
上述的中心井管与管中管直径相同。
上述中心井管相对管中管长出150mm~200mm。
上述中心井管、外包覆管为HDPE材料,而管中管为PVC材料。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在于:利用井管、管中管和外包覆管预制成型截面呈蜂窝孔状的集气管道,可有效地防止垃圾堵塞现象发生,进而增强过滤效果,提高抽气效率;而应用在抽气井中,无需使用卵石作为过滤层,节省造井成本,同时在现场施工时铺设,可进行逐层填埋,从而方便了填埋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填埋气竖井及井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填埋气抽气井延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集气管道之主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填埋气抽气井延伸另一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图4所示,一种填埋气的抽气井结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生物质锅炉
- 下一篇:空调末端双向出风口自动转向导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