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滑轨滑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7256.5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白木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岐阜车体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磊 |
地址: | 日本国岐阜县各务***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滑轨 滑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滑轨滑动装置的构造。该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身地板的下部轨道和固定在座椅上的上部轨道以及设置在车身地板和座椅之间,相对于下部轨道可移动地支承上部轨道的座椅滑轨。该装置与将联动手柄支承在两个座椅滑轨之间的构造有关,其中联动手柄用于操纵锁闭部件,阻止上部轨道相对于下部轨道移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47896号公报中记载的座椅滑轨滑动装置中,手柄包括相对于上部轨道可转动地由支轴支承的一对手柄杆和联结在两手柄杆之间的U字形状的手柄棒。手柄棒跟手柄杆之间,具有少许游隙,并被联结一起。一般来说,座椅安全带扣都是安装在一侧座椅滑轨的后方。因此,当车辆相撞之时,往往都是构成该座椅滑轨的上部轨道后端被拱起,而相对于另一座椅滑轨的上部轨道被扭曲。此时,一侧座椅滑轨的动作,会通过手柄传递到另一侧座椅滑轨。因此,在另一侧座椅滑轨中,存在着因锁闭部件转动造成锁闭状态被解除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一侧座椅滑轨的动作,通过手柄棒游隙的吸收,便可以防止另一侧座椅滑轨上的锁闭状态不经意地被解除的情况发生。
不过,虽然手柄棒的游隙越大,一侧座椅滑轨动作的吸收越彻底,但是相反,手柄棒相对于两手柄杆却更容易变得不稳、晃荡,有引起手柄操作性变差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增大联动手柄的游隙,从而防止在车辆相撞时,其锁闭状态不经意地被解除的情况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按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包括配设在地板和座椅之间的一对座椅滑轨的座椅滑轨滑动装置。各座椅滑轨,包括固定在地板的下部轨道,固定在座椅、而且相对于下部轨道,可移动地被支承的上部轨道。在下部轨道上,设置有沿着上部轨道的移动方向排列的多个锁闭部。在上部轨道上,设置有支承部,在此支承部上,装有将锁闭上部轨道位置的锁闭位置和使该上部轨道成为可移动状态的解除锁闭位置进行切换的联动手柄。另外,在上部轨道上设置有锁闭部件,该锁闭部件具有跟联动手柄的操作联动的联动部,且借助该联动部相对于下部轨道的锁闭部可扣合或拆卸。联动手柄具有安装在两根座椅滑轨支承部的一对悬臂部和用于让两悬臂部联动的一个联结部。在各支承部上设置有一对支点部和手柄用弹性体,该一对支点部沿着上部轨道的移动方向,相隔一定间隔配置着,且被用于支承悬臂部,而手柄用弹性体则在联动手柄切换到锁闭位置时,对悬臂部施以作用力使其压接到支点部。各悬臂部抵抗手柄用弹性体的作用力,以其中一个支点部为中心转动,而被压接到两个支点部中的一个上去,同时从另一个支点部离开。
附图说明
图1(a)是概略表示借助座椅滑轨滑动装置,将座椅设置在车身地板上状态的侧视图。
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滑轨滑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a)是表示在构成座椅滑轨滑动装置的一侧座椅滑轨中,将联动手柄设定在锁闭位置状态的侧视图。
图2(b)是表示沿着图2(a)的2b-2b线剖切的横向剖视图。
图2(c)是表示在座椅滑轨滑动装置中,放大一个支点部的局部横向剖视图。
图2(d)是表示从侧部观察图2(c)支点部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2(e)是表示在对座椅滑轨滑动装置中,放大另一个支点部的局部横向剖视图。
图2(f)是表示从侧面观察图2(e)支点部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3(a)是表示在构成座椅滑轨滑动装置的一侧座椅滑轨中,将联动手柄设定在锁闭解除位置状态的侧视图。
图3(b)是表示沿着图3(a)的3b-3b线剖切的局部剖视图。
图3(c)是表示在座椅滑轨滑动装置中,放大一个支点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3(d)是表示放大另一个支点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a)是表示构成座椅滑轨滑动装置的一侧座椅滑轨中,联动手柄被扭曲状态的侧视图。
图4(b)是表示沿着图4(a)的4b-4b线剖切的局部剖视图。
图4(c)是表示在座椅滑轨滑动装置中,放大一个支点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d)是表示放大另一个支点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5(a)是表示在座椅滑轨滑动装置中,联动手柄支承结构的原理图。
图5(b)是表示另外一个例子的联动手柄支承构造的原理图。
图5(c)是表示另外一个例子的联动手柄的支承构造的原理图。
图5(d)是表示另外一个例子的联动手柄的支承构造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岐阜车体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岐阜车体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