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铌锑酸钠钾系无铅压电陶瓷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7164.7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6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荣;赁敦敏;陈王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H01L41/187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邢雪红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铌锑酸钠钾系无铅 压电 陶瓷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陶瓷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多元系铌酸盐无铅压电陶瓷组合物。
背景技术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发现钛酸钡陶瓷的压电性,特别是具有优异压电性能和高居里温度的锆钛酸铅Pb(Ti,Zr)O3陶瓷开发成功后,结构特征为ABO3型的铅基钙钛矿压电陶瓷的研究开发非常活跃,压电陶瓷及压电陶瓷器件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特别是信息产业领域。以Pb(Ti,Zr)O3为代表的铅基二元系和以锆钛酸铅(Pb(Ti,Zr)O3)为基、添加第三组元[如以铌镁酸铅(Pb(Mg1/3Nb2/3)O3)为代表]的铅基三元系压电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压电铁电性能、高的居里温度。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压电陶瓷绝大多数是该类铅基压电陶瓷。
但是,铅基压电陶瓷材料中,PbO或Pb3O4的含量约占原料总量的70%。铅污染已成为人类公害之一。铅基压电陶瓷在生产、使用及废弃后处理过程中给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开发不含铅的、性能优越的压电陶瓷体系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日益重视。
目前广泛研究的无铅压电陶瓷体系有四类: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Bi0.5Na0.5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及碱金属铌酸盐无铅压电陶瓷。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居里温度高,各向异性大,但压电活性低;BaTiO3基压电陶瓷居里温度仅为120℃,压电性能中等;Bi0.5Na0.5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压电性较强且易于改性提高压电性能,但在210℃附近的第二相变致使退极化温度低于210℃,改性提高压电性能的同时往往伴随退极化温度的严重降低,难以在较高的温度下应用;单纯的碱金属铌酸盐无铅压电陶瓷(Na1-xKx)NbO3压电常数低,难以通过传统陶瓷制备技术获得致密的陶瓷,但其具有铁电性强、高达420℃的居里温度以及机电耦合系数大而成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