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定激励频率的蓄电池内阻四线测量方法及信号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328.1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毓宁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8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定 激励 频率 蓄电池 内阻 测量方法 信号源 装置 | ||
1.一种特定激励频率的蓄电池内阻四线测量方法,在蓄电池内阻在线测量过程中,分别在待测蓄电池正、负极柱上用两根导线接入电压检测装置构成电压采样回路,用另两根导线接入激励信号源和电流检测装置构成电流注入回路,分别读取电压检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通过计算得出蓄电池内阻测量值,其特征是:所述电流注入回路中激励信号源输出的激励信号是通过对工频信号经过过零检测电路获取同步脉冲,并经过分频电路所获得的同步二分之一工频或四分之一工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阻四线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激励信号源通过分频电路保持激励信号与二分之一工频的频率差为零,以避免测量数据因频率的微小差异所导致的差拍性跳动;所述二分之一工频激励信号对我国50Hz的工频标准而言为25Hz,对欧美60Hz标准而言为30Hz,对日本110Hz标准而言为55Hz,并能跟随工频的微小变化而自动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内阻四线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分频电路输出的二分之一工频或四分之一工频信号通过相移电路延时移相,以保持其与工频信号的相位差恒定不变,避免测量数据因相位变化而引起的相位性跳动。
4.一种用于蓄电池内阻测量的同步半工频激励信号源装置,含有变压器,整形电路,所述变压器初级端连接工频电源,变压器次级输出端连接过零监测电路,其特征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输出的同步脉冲信号经过分频电路分频后接入相移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相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整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激励信号源装置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源装置,其特征是:过零检测电路采用通用集成电路电压比较器,分频电路采用通用数字集成电路计数器,相移电路采用施密特反相缓冲/变换器,整形电路采用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变压器次级输出的工频信号分别接入四电压比较器LM339中两路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两路比较器的另两相输入端分别连接基准信号,两路比较器输出端输出的100Hz同步脉冲信号接入由计数器CD4024构成的分频电路,经计数器CD4024四分频获得25Hz半工频信号接入由两个施密特反相缓冲/变换器CD40106构成的相移电路,经相位延时使其与工频信号的相位差恒定不变,相移电路输出的同相半工频信号接入由电阻、电容和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构成的整形电路输入端,经整形电路滤除高次谐波、整形后作为激励信号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源装置,其特征是:由光电耦合器构成过零检测电路,分频、移相电路采用单片机程控电路,变压器次级输出工频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获得隔离的50Hz同步脉冲信号,所述同步脉冲信号经单片机程控电路分频、移相获得同相半工频信号,所述同相半工频信号接入由电阻、电容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整形电路输入端,经整形电路滤除高次谐波、整形后作为激励信号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毓宁,未经何毓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3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