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创微量采样DNA抽提试剂盒及DNA抽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0555.9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晔一;刘启昆;闫鹏荣;邵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Q1/68;C07H2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采样 dna 试剂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DNA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捷、廉价、无污染、无创伤地进行人体DNA抽提的试剂盒及DNA抽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人体进行的采样多为血液和组织等,使用的方法普遍为酚氯仿抽提法以及市面上现有的试剂盒。这样的采样方式不仅有损于人体,还会涉及到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而抽提效果也不尽理想。
传统的酚氯仿抽提法,虽然能较高效地抽提血液DNA,但由于使用到大量的有机试剂,不仅会使抽提产物带有化学抑制剂,影响到后续的一系列操作(PCR、酶反应和测序等),且反复的抽提、离心过程十分繁琐耗时,同时抽提过程中多处使用到的有机试剂对实验操作者本人的伤害较大。同时由于存在酚-氯仿污染,获取的DNA收获率低,纯度不高。
而市场上现有的DNA抽提试剂盒,虽然提取过程相对酚氯仿法操作简单,步骤少,耗时较短,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抽提产物污染的风险。其DNA获得效果与硅胶吸附法相仿。但由于成本高,一次提取DNA量小,无法在大规模生产应用中使用。
传统的硅胶法着重于古DNA的提取分析。由于其对象特殊,试剂用量和具体操作条件不能直接应用于无创的微量或痕量样本DNA提取。且其传统硅胶法的参数设置较为模糊,实验移植性、可重复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无创微量或痕量采样,且能适应规模化生产使用的DNA抽提试剂盒及DNA抽提方法,以便克服现有的DNA抽提方法的不足,改变人体有损伤采样的局面,提高抽提产物的质与量,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体采样难而敏感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无创微量采样DNA抽提试剂盒,包含裂解液、硅胶吸附剂、洗涤液和洗脱液;其中,所述裂解液中含异硫氰酸胍溶液,裂解无创采样或微量样品中的细胞;所述硅胶吸附剂中包含粒径为200nm-1μm的硅胶颗粒作为吸附载体,特异性吸附DNA;所述洗涤液包括含异硫氰酸胍溶液的洗涤液A、含乙醇溶液的洗涤液B和含丙酮溶液的洗涤液C三种洗涤液;所述洗脱液为1×TE溶液。
上述试剂盒中,所用溶液的组成如下:
(1).裂解液:GuSCN(异硫氰酸胍),EDTA,Tris-HCl,Triton X-100。
50-60g GuSCN
50-60ml 0.1M Tris-HCl pH 6.4
4.4-5ml 0.5MEDTA pH 8.0
1.3-1.5g Triton X-100
(2).洗涤液A:GUSCN(异硫氰酸胍),Tris-HCl。
100-120g GuSCN
90-100ml 0.1M Tris-HCl pH 6.4
(3).洗涤液B:70-75%乙醇
(4).洗涤液C:丙酮
(5).洗脱液:Tris-Hcl,EDTA(灭菌)。
本发明的试剂盒中,操作采用单管式方式进行,过程中无须更换eppendorf管,这不仅最大程度地防止了有效DNA成分的流失,以及提取过程的转移带来的污染,还能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且该试剂盒应用另外单管式操作是“原孔原位”抽提的基础,这将成为产业化的理想模式,可结合96孔板进行大通量规模化成批抽提。
使用本发明的试剂盒进行DNA(人体)抽提的步骤如下:
(1)提取样品放入样品管内。
(2)加1-1.5mL裂解液,放入50-56℃温浴中充分反应;
(3)加50-100μl(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硅胶吸附剂,混匀,充分颠换;
(4)充分离心,弃上清;
(5)用1-1.5mL洗涤液A重悬,充分离心,弃上清;重复本步骤1次;
(6)用1-1.5mL洗涤液B重悬两次,充分离心;
(7)用1-1.5mL洗涤液C重悬一次,充分离心;
(8)室温烘2-5min;
(9)加50-100μl洗脱液,56-65℃溶解;
(10)离心,取上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人体无创伤采样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DNA抽提,提高了抽提产物的质与量,且抽提产物能满足后续一系列操作。
经实验对比表明,本发明试剂盒抽提口腔细胞DNA在方法上可行,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的酚氯仿法,同目前的试剂盒(博光)抽提结果类似。见图1-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航系统中拼音首字母快速查找地点的方法
- 下一篇:金属防腐富氧膜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