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0508.4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史幼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幼迪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E05B49/00;E05B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42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盗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尤其是用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自行车的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自行车用锁有盘锁和链锁两种,开锁的方式均为机械钥匙开锁,锁体也都暴露在车体外,窃贼很容易借助所谓的“万能钥匙”或其他直接破坏钥匙锁芯的工具盗开锁,甚至直接破坏锁体来达到窃车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名称为《隐藏式自行车锁》、专利号为01104821.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它将锁本体固定在前叉处于车架的那段中心轴内。这种形式具有较好的防直接破坏锁具的功能,但窃贼还是能通过所谓的“万能钥匙”或直接破坏钥匙锁芯来盗开该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盗车锁的方法,其特征是:以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设备等身份特征载体作为开锁的“钥匙”;在容易接近的地方装设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设备等身份特征采集器,在隐藏于车体或轮毂或不易被破坏的部件内装设锁本体和带有CPU和存储器的身份识别控制器及开锁执行器;当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载体靠近或接触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采集器时,采集器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电路送往身份识别控制器,身份识别控制器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判别,对于合法的“钥匙”,由身份识别控制器输出一个电信号去控制开锁执行器完成开锁的动作,对于非法“钥匙”,则控制报警器鸣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防盗车锁装置的实施例,装置包括锁本体、端盖、锁舌、锁舌弹簧、锁壳、锁孔,其特征是:还包括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设备等身份特征采集器、带有CPU和存储器的身份识别控制器和由锁扣、锁扣弹簧、螺线管安装架、螺线管等组成的开锁执行器。当位于锁本体中的锁舌被手动推入锁壳上的锁孔时,锁扣在锁扣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出卡住锁舌,防盗车锁被锁住;当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载体靠近或接触无线ID卡或IC卡的读卡天线或信息钮(IB)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器件等身份特征采集器时,身份特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电路送往身份识别控制器,身份识别控制器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判别,若为合法“钥匙”,即发控制信号去驱动螺线管,螺线管通电产生电磁力克服锁扣弹簧的弹力将锁扣拉回,此时锁舌在锁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离开锁壳上的锁孔,防盗车锁被开启;若为非法“钥匙”,则控制报警器鸣响。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对照,效果是积极且明显的。由于无线ID卡或IC卡或信息钮(IB)等身份特征载体序列号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并且防盗车锁不存在机械的钥匙锁芯,因此能从根本上防止互开和所谓的“万能钥匙”或直接破坏锁芯的盗开行为的发生。同时由于锁本体和带有CPU和存储器的身份识别控制器及其所控制的开锁执行器隐藏于车体或轮毂或不易被破坏的部件内,因此也可有效地防止窃贼对锁本体的直接破坏,起到防盗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防盗车锁开启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2是防盗车锁打开时的示意图。
附图3是防盗车锁锁上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幼迪,未经史幼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