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层全户内组合变电站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200.0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4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生;费广标;吴平;张强;江峰;周丽;葛晖;孙正来;权松良;陈丽;单永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继远电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0 | 分类号: | H02B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合肥市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层 户内 组合 变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变配电领域的成套变配电设备,更具体地说一种组合变电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电网改造的进行,农村变电所逐渐增多。在以往的35KV常规变电所设置中,变压器高、低压侧均采用断路器,保护设置复杂,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程度低,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工作量大。配电室采用砖瓦建筑,土建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已经不能适应农网建设周期短、资金紧的需要以及农村变电所用电的一些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电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施工时间短、便于维修操作检修的单层全户内组合变电站。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采用线路变压器组的接线方式;设置单层钢构结构站房,在其单层钢结构站房中按前后分设为主变压器室和配电室,主变压器室采用网门形成半封闭间室,配电室为密闭间室。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两台主变压器,两台主变压器具有各自独立的主变压器 室。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的接线方式,取消了35KV部分的母线设备,简化了主接线,占地少,适应于农村电网用电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主变压器运行环境好,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干扰,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3、本实用新型配电室内运行环境好,延长了配电室内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对二次微机的保护。
4、本实用新型用于替代砖瓦站房的钢构框架可以实现工厂化预制,用产只需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要求,作出一次主接线图,就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合变电站型号和规格,所有设备在工厂生产并调试合格,现场安装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真正实现变电站分设工厂化,缩短了设计制造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构结构外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变压器室、2配电室、3主变压器、4网门、5为10KV配电装置、6为35KV配电装置、7为10KV电容器、8为二次设备、9站房。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采用线路变压器组的接线方式;设置单层钢构结构站房9,在其单层钢结构站房9中按前后分设为主变压器室1和配电室2,主变压器室1是采用由网门4形成的半封闭间室,配电室2为密闭间室。
本实施例中,设置两台主变压器3,两台主变压器3具有各自独立主变压器 室1。
具体实施中,主变压器3采用网门4构成半封闭的结构形式利于通风,配电室2为隔热、环保材料制造,密闭、防高温、防结露,10KV配电装置5、35KV配电装置6、10KV电容器7和二次设备8等均设置在配电室2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无裸露带电部分,能达到零触电事故,安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继远电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继远电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扶梯的扶手
- 下一篇:决定二相邻的宏区块是否位于相同条带区域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