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镍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33024.4 | 申请日: | 200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6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R·科扎;J-P·里亚尔;P·L·雷德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尤吉纳精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2C38/16;H01J29/0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合金 制备 方法 | ||
1.在20-150℃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低于7×10-6/K的“γ’和/或γ″组织硬化”型的Fe-Ni合金制成的带材的制备方法,其中:
——通过对半成品进行热轧或者直接浇涛薄带材并任选进行轻度热轧制备出热轧带材,并且,对所述热轧带材进行软化退火操作,该退火操作包括在950-1200℃下进行均热处理,随后加以快速冷却以及,任选进行酸洗操作,以便获得软化的带材;
——采用大于5%的压下量对所述软化带材进行冷轧,制备出冷加工带材;以及
——在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对所述冷加工带材进行再结晶退火,其中,带材或者处于运动状态下进行退火温度为900-1200℃,保温时间为30秒-5分钟的处理,或者带材处于静止状态下进行退火温度为900-1050℃,保温时间为15分-5小时的处理,随后,以足以防止硬化析出相形成的冷速冷却至50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轧之后进行的软化退火温度为1000-1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轧之后进行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为1000-107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之任何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温度与500℃之间的冷却时间小于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之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所述退火处理时的惰性或还原性气氛由20-30%氮和80-70%氢组成,并且具有低于-40℃的露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之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要进行一个精轧操作,产生低于5%的当量冷加工比。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精轧产生的当量冷加工比大于2%。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之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冷轧之前、期间或者之后,对所述带材的至少一面进行磨削,例如采用抛光,以便在进行再结晶退火之后,在所述至少一面上获得均匀的金色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之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成品,例如铸锭、初轧钢坯或坯料,由在其中带有包内精炼装置的电弧炉,或者在感应炉中熔炼的合金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制造所述半成品,铸造出电渣重熔(ESR)或真空重熔(VAR)的重熔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之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铸造的薄带材包括在其中带有包内精炼装置的电弧炉中,或者在感应炉中熔炼的合金。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之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的化学组成如下:
40%≤Ni+Co+Cu≤45%
0%≤Co≤5%
0%≤Cu≤3%
0.5%≤Ti≤4%
0.02%≤Al≤1.5%
0%≤Nb+Ta/2≤6%
0%≤Cr≤3%
0%≤Zr≤1%
0%≤Mo+W/2≤3%
C≤0.1%
Si≤0.7%
Mn≤0.7%
S≤0.02%
P≤0.04%
0%≤B≤0.005%
余者为铁和源自于熔炼过程的杂质。
13.在20-150℃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小于7×10-6/K的“γ’和/或γ″组织硬化”型的Fe-Ni合金制成的未硬化的带材,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析出“γ’和/或γ″相进行硬化处理之后,所述带材的屈服强度高于600Mpa,在350Mpa下600℃保持1小时时的蠕变抗力以低于0.2%的应变为特征,而且在于至少一面包括均匀的金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尤吉纳精密公司,未经安费尤吉纳精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330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修饰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
- 下一篇:分布式通信网管理和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