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面神经炎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5087.4 | 申请日: | 2001-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93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桓树学;韩重熙;盖欣;董学武;盖秀花;陈永利;陈永富;伍向前;陈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06;A61P25/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牛金臣 |
地址: | 25744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神经炎 膏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病人口角歪斜,眼睛不能闭合,饮食不便,直接影响病人容貌美观及饮食,病人非常痛苦。
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治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强的松疗效低,副作用大。
2、肌注VitB1、VitB6、VitB12疗效低,痛苦大。
3、针灸或理疗需每日1次,由专业人员操作,痛苦大,费时费力。
虽然也有一些治疗面神经炎的中成药,但由于效果不十分明显,且配制繁琐,病人不能自己掌握,不便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风散寒、清热通络、消肿止痛功效的治疗面神经炎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面神经炎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祛风散寒、清热通络、消肿止痛的中草药按中医理论组方,使其邪气祛除、正气恢复,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由下列药物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全蝎10-20份、僵蚕10-20份、白附子10-20份、
白芷10-20份、羌活10-20份、桂枝15-30份、
麻黄10-20份、地龙15-30份、马钱子10-30份、
大黄15-30份、乳香15-30份、麝香0.5-1份、
章丹120-240份、香油400-800份
制备本发明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
全蝎10-15份、僵蚕10-15份、白附子10-15份、
白芷10-15份、羌活10-20份、桂枝15-20份、
麻黄8-15份、地龙15-20份、马钱子15-30份、
大黄15-30份、乳香15-20份、麝香0.5-1份、
章丹120-240份、香油400-800份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全蝎10份、僵蚕10份、白附子10份、白芷15份、羌活10份、桂枝15份、麻黄10份、地龙15份、马钱子20份、大黄15份、乳香15份、麝香0.5份、章丹120份、香油400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1、先将大黄、乳香、麝香各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
2、将马钱子、白附子放入盛有400克香油的铜锅(或铁锅)中文火煎炸10分钟。
3、再将全蝎、僵蚕、白芷、羌活、桂枝、麻黄、地龙放入油锅中文火煎炸,用柽柳枝(桑枝、槐枝亦可)不断搅拌,将药物炸枯表面呈深褐色时,用100-120目铜丝筛过滤去渣,滤液称药油。
4、将药油倒入锅中继续文火煎熬,至滴水成珠时,再徐徐投入章丹,同时用柽柳枝不停的向一个方向搅拌,待白烟除尽时,停止加热。等油温降至40-50℃时,再投入大黄、乳香、麝香药粉,同时不断搅拌均匀,蘸取1-2克药膏滴入一盆冷水中成珠状;用手捏试,以柔软、不粘手为度。
5、将药膏倒入盛有4000-5000ml冷水盆中不断搅拌使药膏呈带状,凝结后反复揉捏牵拉成团块状,再放入冷水中浸泡24小时去其火毒,即得膏药。
6、取出膏药阴干表面水分,隔火烊化,摊于5cm×7cm的布中备用。规格:大号,成人用每贴8-10g;小号,儿童用每贴5-6g。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选用纯中草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面神经炎,对人体无毒无害。
2、本发明应用方便,病人无痛苦,省时省力。
3、轻症者可单独应用。重症者可与强的松及VitB1、VitB6、VitB12联合应用,无配伍禁忌。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举例说明:
典型病例:
岳X,男,26岁。1999年3月28日初诊。左侧口眼歪斜3天,于3日前清晨洗脸时发现左眼不能闭合,未治。查,左额纹消失,皱眉,闭目,鼓腮不能。鼻唇沟向右歪,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贴本膏药于下关穴共3贴,治疗全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5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路帐号发行方法
- 下一篇:PDA控制的电话通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