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96994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传热碳纤维石墨管-CN201610313630.3在审
  • 王国保 - 太仓市顺邦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2016-05-12 - 2016-10-12 - F28F1/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传热碳纤维石墨管,所述的传热碳纤维石墨管包括最外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间层的生物陶瓷和最内层的石墨组合而成,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陶瓷纤维、硼纤维,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占传热碳纤维石墨管总体分量的11%‑15%,所述的生物陶瓷占传热碳纤维石墨管总体分量的5%‑6%,所述的石墨占传热碳纤维石墨管总体分量的78%‑86%。本发明提供一种传热碳纤维石墨管,具有强度,可耐高压,耐腐蚀性强的优点。
  • 传热碳纤维石墨
  • [发明专利]一种混杂纤维经编格栅-CN202011567303.3有效
  • 汪昕;梁训美;吴智深;张晓非;赵纯锋 - 东南大学;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2-25 - 2022-05-17 - E01C11/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杂纤维经编格栅,属于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由纵向混杂纤维格栅支和横向混杂纤维格栅支经编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混杂纤维格栅支为由模量纤维束和低模量纤维束混合形成的第一混杂纤维格栅支;所述横向混杂纤维格栅支为由模量纤维束和低模量纤维束混合形成的第二混杂纤维格栅支本发明利用、低模量纤维性能不同的特点,对单支格栅,将模量的纤维束和低模量的纤维束复合成混杂纤维格栅支,编织形成混杂经编格栅,充分利用、低模量纤维的优点,承载力,延性大,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一种混杂纤维格栅
  • [实用新型]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酚类的孔隙率纳米纤维吸附材料-CN201621066589.6有效
  • 温永强;郑凯;李延生 - 北京科技大学
  • 2016-09-20 - 2017-05-10 - B01J20/24
  • 本实用新型主要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酚类的孔隙率纳米纤维吸附材料。所述孔隙率纳米纤维吸附材料由吸附力纳米纤维和高弹性纳米纤维均匀分布组成;所述吸附力纳米纤维为壳聚糖纳米纤维或甲壳素纳米纤维,所述高弹性纳米纤维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醋酸纳米纤维或二氧化硅纳米纤维;所述吸附力纳米纤维的直径范围为40~100nm,所述高弹性纳米纤维的直径范围为200~500nm。本实用新型所述孔隙率纳米纤维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吸附位点多、孔隙率大、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功能,可特定吸附重金属离子、酚类的孔隙纳米纤维吸附材料。
  • 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孔隙率纳米纤维材料
  • [实用新型]一种绝缘沾玻璃纤维套管-CN202020889671.9有效
  • 肖金龙 - 苏州市吴江东仕机电材料有限公司
  • 2020-05-25 - 2020-10-27 - H01B17/5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沾玻璃纤维套管,包括第一沾玻璃纤维套管和保护套,所述第一沾玻璃纤维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沾玻璃纤维套管,且第一沾玻璃纤维套管和第二沾玻璃纤维套管之间粘接有弹性沾玻璃纤维套管,所述保护套分别设置在第一沾玻璃纤维套管和第二沾玻璃纤维套管的顶端,且第一沾玻璃纤维套管和第二沾玻璃纤维套管的外壁一侧均粘接有固定条,所述保护套的表面中部安装有空气流通板,所述保护套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本实用新型,橡胶绝缘层对该沾玻璃纤维套管主体具有绝缘保护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者触电和火灾的发生率,并且褶皱状的弹性沾玻璃纤维套管可便于使用者对其收缩。
  • 一种绝缘玻璃纤维套管
  • [实用新型]可复合式3D弹性不织布结构-CN201220298038.8有效
  • 徐孟榆 - 信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6-25 - 2013-03-20 - B32B5/06
  • 一种可复合式3D弹性不织布结构,包括一卷缩纤维层以及二高弹性复合纤维层,其中:该二高弹性复合纤维层分别针刺结合于卷缩纤维层顶、底面,且高弹性复合纤维层与卷缩纤维层结合处为交错结合;二高弹性复合纤维层占整体比例约65%至95%,而卷缩纤维层占整体比例约5%至35%;卷缩纤维层以细度7丹尼纤维构成;高弹性复合纤维层以细度4丹尼纤维构成,且每段纤维长度为51mm;位于卷缩纤维层顶面的高弹性复合纤维层,其表面结合有一表布层
  • 复合弹性织布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脱绒雪尼尔纱线-CN202020715751.2有效
  • 沈娟丽;蒋秋冉;杨季 - 苏州新誉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5-04 - 2021-02-23 - D02G3/4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脱绒雪尼尔纱线,包括包芯纱、收缩纤维捻纱和绒纱;包芯纱包括芯丝和包缠纤维;包缠纤维为遇热会产生粘性的胶质纤维;包缠纤维螺旋包缠在芯丝外;收缩纤维捻纱为两根,两收缩纤维捻纱相对芯纱对称设置;收缩纤维捻纱与包芯纱捻合缠绕设置;绒纱呈短纤维绒毛;绒纱从包芯纱和收缩纤维捻纱之间穿过,夹设在包芯纱和收缩纤维捻纱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热风处理,使包芯纱表面的胶质纤维遇热产生粘性,提高包芯纱和收缩纤维捻纱与绒纱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收缩纤维捻纱遇热收缩,进一步提升防脱绒效果,大大提升了纱线的品质。
  • 一种新型防脱绒雪尼尔纱线
  • [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复合纤维面料-CN201921200405.4有效
  • 冯志兵 - 蓝景纺织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2019-07-29 - 2020-04-10 - B32B5/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复合纤维面料,包括贴肤纤维层、第一纤维层、棉芯、聚丙烯腈纤维层和延展结构,所述贴肤纤维层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纤维层,且第一纤维层的顶端粘附有蛛丝纤维层,并且蛛丝纤维层的内部设置有棉芯,所述棉芯的内部设置有编织丝,且编织丝的内部设置皆有等间距的延展结构,所述蛛丝纤维层的顶端设置有纤维,且纤维远离蛛丝纤维层的一侧粘附有抗皱纤维表层,所述纤维的内部设置有芳纶纤维层,且芳纶纤维层一侧的纤维内部设置有聚丙烯腈纤维
  • 一种环保复合纤维面料
  • [发明专利]一种弹黏胶纤维-CN201510994795.7在审
  • 宋建东 - 苏州东胜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 2015-12-28 - 2016-03-23 - D02G3/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黏胶纤维,包括:弹性纤维、粘胶纤维、植物纤维和第动物纤维,其中,所述的弹性纤维占所述的一种弹黏胶纤维的质量百分比的40%-55%,所述的粘胶纤维占所述的一种弹黏胶纤维的质量百分比的30%-36%,所述的植物纤维占所述的一种弹黏胶纤维的质量百分比的8%-12%,所述的动物纤维占所述的一种弹黏胶纤维的质量百分比的7%-12%。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增加粘胶纤维的弹性。
  • 一种黏胶纤维
  • [实用新型]一种纱线-CN201320077863.X有效
  • 熊小波;伍枝平;陈占强;刘德庆 - 杭州宏宇纺织有限公司
  • 2013-02-20 - 2013-09-25 - D02G3/04
  • 一种纱线包括涤纶纤维收缩涤纶纤维、扁平粘胶纤维,所述的涤纶纤维收缩涤纶纤维、扁平粘胶纤维三道并条揉合拼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涤纶纤维占比重68%,收缩涤纶纤维占比重25%,扁平粘胶纤维占比重7%。所述的扁平粘胶纤维呈束纤维状。一种纱线是一种使用涤纶纤维收缩涤纶纤维、扁平粘胶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扁平粘胶纤维与涤纶纤维收缩涤纶纤维经三道原料预混流程,可以使其连接效果更好,不容易粘连在纺纱通道及器材上。
  • 一种纱线
  • [发明专利]一种带反射结构的碳纤维编织辐射加热带及其制备方法-CN201510795705.1在审
  • 赵圣尧;朱波;曹伟伟;蔡珣;乔琨;王永伟 - 山东大学
  • 2015-11-18 - 2016-02-24 - H05B3/5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反射结构的碳纤维编织辐射加热带及其制备方法,加热带包括正面发射层和背面反射层,正面发射层中碳纤维反射率纤维的用量比例为5:1-10:1;背面反射层中碳纤维反射率纤维的用量比例为1)分别确定碳纤维反射率纤维的用量;2)对碳纤维反射率纤维进行除杂处理后,在碳纤维反射率纤维的表面涂覆浸润剂;3)将涂覆有浸润剂的碳纤维反射率纤维采用混合编织的形式编织成带状织物;4)编织后采用瞬时高温法除去碳纤维反射率纤维表面的浸润剂本发明在加热带背面特定部位实现反射率与高发射率的配置,整体辐射带具备自反射特性,能够将带状编织织物加热体的辐射能量进行方位改变和调整。
  • 一种反射结构碳纤维编织辐射热带及其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