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259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苏打盐碱地稻的方法-CN201711291519.X在审
  • 杨富亿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2017-12-07 - 2018-04-17 - A01K67/02
  • 一种苏打盐碱地稻的方法,涉及一种稻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苏打盐碱地稻田存在草荒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采取桥式棚饲养鸭子,且所述的桥式棚固定在稻田的进水渠道上;雏放养时间为水稻插秧后的15天~20天;雏放养密度为150只/hm2~225只/hm2;群个体数量规模以0.2hm2~0.4hm2为1个稻单元,1个稻单元中建造1个桥式棚,1个群个体数量为30只~80只。本发明针对当地气候环境以及苏打盐碱土壤的物理、化学环境特点,在传统稻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于苏打盐碱地特点的稻技术,为解决苏打盐碱地稻田草荒问题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 一种苏打盐碱地稻鸭共育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苏打盐碱地稻的桥式-CN201711291626.2在审
  • 杨富亿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2017-12-07 - 2018-05-08 - A01K31/00
  • 一种苏打盐碱地稻的桥式棚,涉及一种稻棚。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稻系统的棚中鸭子的排泄物全部落到铺垫物上,造成物质与能量浪费,鸭子易得病,增加了棚卫生管理的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由两个木板、硬质塑料网、墙体、石棉瓦棚顶和多根竹竿组成;竹竿的两端插在进水渠道两侧的堤埂中;木板中的两个相对的边插在进水渠道两侧的堤埂中,两个木板分别布置在多根竹竿的两侧;所述的硬质塑料网放置在棚的底面上;墙体固定在棚的底面上;所述的石棉瓦棚顶固定在墙体的上方。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稻系统改良盐碱土壤的效果和鸭子成活率,减轻棚卫生管理劳动强度。
  • 一种苏打盐碱地稻鸭共育桥式鸭棚
  • [发明专利]用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CN201010524064.3无效
  • 徐志宏 - 浙江农林大学
  • 2010-10-29 - 2011-04-06 - C05G3/02
  • 一种稻用生物有机肥,由下列原料及其重量份配比组成:50-70份畜栏粪、5-10份禽栏粪、15-30份植物秸杆、1-7份EM菌种、5-10份油饼、1-2份籽类中草药、1-2份全草类和叶类中草药、0.2本稻用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经过如下五个步骤:一是原料的准备,二是除抗生素以外的其余各种原料的混合,三是遮雨条堆发酵,四是干燥和加抗生素拌匀即成。本肥专用于稻时的水田施肥,具有减量增效、驱除害虫、杀死虫卵和体内寄生虫,不使水稻、鸭子和稻田受高毒农药污染和不易造成水田板结等优点。
  • 稻鸭共育用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肉养殖方法-CN201810102897.7在审
  • 严伏华 - 安徽德隆禽业有限公司
  • 2018-02-01 - 2018-05-11 - A01K67/02
  • 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肉养殖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质良好的地方设立棚,保持棚的卫生以及通风、排水通畅,定期全面消毒;(2)将棚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每平方米的棚内饲养10‑15只雏,饲养15‑20天后,调整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为3‑5只肉;(3)饲养雏时,坚持“先开食,后饮水”的原则,喂食饲料前,向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紫菜粉和微量石膏粉,饲料饲喂一段时间得成年肉;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饲养的肉患病率低,成长快,收益高。
  • 一种养殖方法
  • [发明专利]利用鸭群种植有机水稻的新方法-CN200610096577.2无效
  • 蒋祖明 - 蒋祖明
  • 2006-09-28 - 2007-03-14 - A01G16/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茬稻两批”的有机水稻种植方法,其具体做法如下:在水稻移栽至水稻齐穗时在水稻秧苗大田中投放第一批,利用鸭子觅食及其活动来防治水稻病虫草害,当水稻齐穗后用第二批经7~10天育雏后的雏替代第一批成,直至水稻成熟收获前5~7天将鸭子离田育肥出售,每批鸭子的放养量为每亩大田放10~15羽。它有效解决了现有稻作生态种植有机水稻齐穗后田间病虫害无法全程防除的难题,水稻前中期病虫草害的防除均有第一批鸭子来完成,而水稻齐穗后的病虫害防治则由第二批鸭子来完成,真正实现有机栽培,完全不用化学农药,提高稻米品质,实现稻双增效。
  • 利用种植有机水稻新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稻专用肥-CN201510847859.0在审
  • 高青山 - 高青山
  • 2015-11-25 - 2016-03-09 - C05G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稻专用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尿素10-30份,磷酸二氢铵15-30份,硫酸钾镁肥5-20份,硫酸锌0.5-0.15份,海鸟粪便20-40份,发酵水稻秸秆5-15份,玉米饼20本发明制品缓释效果好,营养均衡,可根据水稻生长特性对营养物质缓慢释放,适于环境,且环保,杀虫控草。
  • 一种环保稻鸭共育专用肥
  •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作生产方法-CN201710922459.0在审
  • 罗玉林 - 湖南湘一灰汤鸭业有限公司
  • 2017-09-30 - 2017-12-22 - A01K6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作生产方法,包括育苗、在稻田投放首批,持续T1天后将首批赶回笼,此阶段首批不喂食饲料,以利用其食杂性清除田内杂草、翻耕水田,测土配方、插秧、插秧T2天后开始在稻田放养首批、插秧T3天后田间放置若干性诱剂诱捕器以用于诱捕二化螟和纵卷叶螟,放置若干频振杀虫灯以用于对趋光性害虫进行诱杀,首批下田T4天后将稻田分割为若干片区、将群在每个片区轮流放养2天、水稻出穗期首批赶回笼,投入第二批生产,按散养‑分片区轮流放养的顺序直到水稻成熟收割前将第二批赶回笼、水稻收割等步骤。
  • 一种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小蚕装置-CN202211579559.5在审
  • 李冰;李兴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 2022-12-06 - 2023-03-21 - A01K67/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小蚕装置。所述智能小蚕装置包括:室,所述室的一侧设置有门板,所述室内置监控装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铺设安装在所述室内;空调,所述空调安装在所述室内;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安装在所述室内;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安装在所述室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室外。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小蚕装置,采用室内且恒温控制的技术,使得所述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和换气实现了智能的控制,既保全了小蚕的数量,又能够保障小蚕发育更加整齐,蚕体能够健康生长。
  • 一种智能小蚕共育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旱地种繁育用温湿度控制系统-CN201620196442.2有效
  • 杨玉峰;胡晓;廖守全;任碧波 - 四川新绵樱农牧有限公司
  • 2016-03-15 - 2016-08-03 - G05D2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旱地种繁育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上部分的棚和设置于地下部分的温湿度辅助控制装置,棚底部铺设砂砾层;温湿度辅助控制装置内部自下而上集成有红外加热器和雾化加湿器;上棚体由中空彩钢板构成,中空彩钢板上铺设反光遮阳板,反光遮阳板盘卷于收卷辊上;立柱支撑挡板由刚性网孔状隔离板和支撑基板构成,刚性网孔状隔离板外侧设置透明塑料薄膜挂帘,棚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中央风机和成排状分布的加热灯管。本实用新型有效改善种生长环境中温湿度的稳定性,为种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保证种繁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一种旱地繁育温湿度控制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