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5185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冶金熔渣余热高效回收装置-CN202222645681.X有效
  • 张福明;周宏;李勇;张全申;王岐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22-10-09 - 2023-04-07 - C21B3/06
  • 本申请提供一种冶金熔渣余热高效回收装置,涉及熔渣粒化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熔渣粒化器、带式冷却机、热风组件和余热锅炉,冶金熔渣经过熔渣粒化器形成半固态渣坯;热风组件与余热锅炉连接,热风通过热风组件输送至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回收热风的热量产生蒸汽。本申请提供一种冶金熔渣余热高效回收装置,通过熔渣粒化器将冶金熔渣进行干法粒化,制备成能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高值转化的产品;同时充分回收熔渣所蕴含的高温物理热量,采用干式风冷工艺将热量高效回收、转化为蒸汽,可利用蒸汽进一步发电,将回收熔渣的热能,转化为清洁高效的电能,从而能实现资源高质转化和能源高效转换。
  • 一种冶金余热高效回收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型暖风器系统-CN201520821586.8有效
  • 姜培朋 - 山东诺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姜培朋
  • 2015-10-23 - 2016-03-02 - F22D1/36
  •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型暖风器系统。该余热型暖风器系统,包括工业循环冷却水管道、余热水管道、高效换热器、组合柜、送风机和旁通风门,所述组合柜内设有风道,风道两侧设有多个高效换热器,高效换热器上设有风机,所述高效换热器通过余热水管道与工业循环冷却水管道连接,余热水管道上设有余热水循环泵,所述送风机安装在风道下游,所述旁通风门安装在组合柜和送风机之间。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型暖风器系统采用工业循环冷却水的余热预热空气,节能环保,同时解决暖风器停运期间阻力损耗问题。
  • 一种余热暖风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特性的洗浴废水余热利用设备-CN202210855650.9有效
  • 高亚民;程世哲;闫首弟 - 沈阳宏程世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2022-07-21 - 2022-11-11 - F28D7/02
  • 本发明属于洗浴废水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动态特性的洗浴废水余热利用设备,包括余热回收主体、包裹式对冲型流体内翻高效换热机构、踩踏反馈式温差形变收卷型毛发收集机构和扦插式多维保温机构,所述包裹式对冲型流体内翻高效换热机构设于余热回收主体内,所述踩踏反馈式温差形变收卷型毛发收集机构设于包裹式对冲型流体内翻高效换热机构内,所述扦插式多维保温机构设于包裹式对冲型流体内翻高效换热机构内;本发明提出了包裹式对冲型流体内翻高效换热机构,通过高效热能回收组件、盘绕型渗透嵌套式余热回收机构和联内部翻滚式无动力加速导热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高效对洗浴废水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 一种基于动态特性洗浴废水余热利用设备
  • [发明专利]烟气的高效余热发电系统-CN201610226280.7在审
  • 赵志龙;陆兵;戚云峰 - 无锡翔龙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4-13 - 2016-07-13 - F27D17/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的高效余热发电系统,一种烟气的高效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前道到后道依次排列的烟气收集系统(1)、烧结余热锅炉系统(2)、蒸汽匹配系统(3)、煤气过热锅炉系统(4)、汽轮发电机组系统这种烟气的高效余热发电系统通过余热锅炉将烧结机外排的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的饱和蒸汽通入煤气锅炉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再通入汽轮机中进行高效发电,从而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的余热,避免了能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 烟气高效余热发电系统
  • [实用新型]烟气的高效余热发电系统-CN201620304226.5有效
  • 赵志龙;陆兵;戚云峰 - 无锡翔龙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4-13 - 2016-09-14 - F27D17/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的高效余热发电系统,一种烟气的高效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前道到后道依次排列的烟气收集系统(1)、烧结余热锅炉系统(2)、蒸汽匹配系统(3)、煤气过热锅炉系统(4)、汽轮发电机组系统这种烟气的高效余热发电系统通过余热锅炉将烧结机外排的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的饱和蒸汽通入煤气锅炉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再通入汽轮机中进行高效发电,从而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的余热,避免了能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 烟气高效余热发电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硫铁矿生产硫酸的余热高效回收工艺-CN201010544817.7有效
  • 曾维兴 - 湖南新恒光科技有限公司
  • 2010-11-07 - 2011-05-25 - C01B17/7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硫铁矿生产硫酸过程中的余热全面高效回收的工艺技术。本发明根据生产过程不同部位的余热特点,运用不同新颖的工艺技术,最高限度提高了余热的回收率,采用三室蓄热式换热器对焙烧原料气的余热进行充分回收,提高焙烧余热的利用率;采用过程自发绝热真空蒸发制冷产生的低温冷却水对SO2气冷却处理,降低进干燥塔SO2气的水汽含量的核心工艺技术达到为充分高效回收吸收过程与转化过程的余热的目的。目前国内硫铁矿制酸余热回收余热的利用率仅为43.4%。采用该余热回收技术后,余热利用率为83.9%,开辟了全面、充分、高效回收利用硫铁矿制酸过程余热生产中压或高压过热蒸汽的先河。
  • 一种硫铁矿生产硫酸余热高效回收工艺
  • [实用新型]一种秸秆气化炉燃气余热回收装置-CN202123094808.5有效
  • 王照;廖祥信 - 云南迪能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1-12-10 - 2022-05-06 - C10J3/7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气化炉燃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器、飞灰收集器及高效净化器;余热回收器内安装有浸没在换热介质内的余热换热管;飞灰收集器内设有阻隔层,阻隔层将飞灰收集器分为上净化层和下净化层,余热换热管的出口延伸至下净化层内;高效净化器的进气口与上净化层相连通。上述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设有余热回收器、飞灰收集器及高效净化器,余热回收器先将高温燃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将高温燃气降到较低的温度下,同时,在降温过程中,将燃气的输送速度降低,使飞灰在余热回收器内得到初步分离,再在飞灰收集器中进一步地分离,最后经过高效净化器,得到净化好的燃气,再输送至下游。
  • 一种秸秆气化燃气余热回收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结焦的焦炉烟道废气余热回收装置-CN201710562040.9有效
  • 陆建宁;郑璇 - 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7-11 - 2023-09-19 - C10B27/00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结焦的焦炉烟道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回收控温段(1)、降压除焦段(2)、余热高效回收段(3);所述余热回收控温段(1)竖直设置,且其内径不变,其侧壁设有第二介质管道(5),其出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降压除焦段(2)水平设置,且自左向右内径递增,降压除焦段(2)底部为V形,底部设有第一介质管道(4),最低处设有集焦槽(8),集焦槽(8)顶部设有大孔金属网;所述余热高效回收段(3)竖直设置,且其内径不变,其侧壁设有第三介质管道(6);余热回收控温段(1)、余热高效回收段(3)的内径相同;降压除焦段(2)、余热高效回收段(3)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控温段(7);控温段(7)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简单,防结焦效果好,余热回收效率高。
  • 一种防止结焦焦炉烟道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 [发明专利]高效聚能无烟灶-CN200710168098.1无效
  • 郭卫康;郭晓勤 - 郭卫康
  • 2007-11-05 - 2008-04-16 - F24C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烹调炉具——高效聚能无烟灶,旨在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使用一个热源即能同时做多样饭菜,并使高温燃气与食材加工区、与厨房彻底隔离的洁净的烹调炉具,它主要包括燃气用高效聚能无烟灶,燃煤用高效聚能无烟灶,薪柴用高效聚能无烟灶,余热高效聚能无烟灶,余热高温消毒柜,带滴水锅沿炒锅等。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燃气用高效聚能无烟灶或燃煤用高效聚能无烟灶或薪柴用高效聚能无烟灶将一次利用后的高温余热高效保温、聚合,再进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多个余热高效聚能无烟灶洁净化利用,对灶内锅具的食材依次进行多种方式的熟制,余热还可以用来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高效聚能无烟灶特别适合广大城乡家庭、单位食堂、餐饮企业使用。
  • 高效无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