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2792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转炉的供风装置-CN201010616586.6有效
  • 叶晨;赵奕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0-12-30 - 2011-05-11 - C21C5/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炉的供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炉,每个转炉的进风端连接有转炉送风阀;至少一个风机,每个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风机出口阀,风机用于向对应的转炉供风;至少一条管路,管路的一端与转炉送风阀连接,另一端与风机出口阀连接,风机通过管路一一对应地与转炉连接;至少一个总管切换阀,总管切换阀设置在部分管路上且位于转炉送风阀和风机出口阀之间;以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转炉送风阀、风机出口阀和总管切换阀的开闭在转炉和风机之间进行切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供风装置,不需要关闭转炉和风机,通过控制总管切换阀及风机出口阀可以在风机和转炉之间进行切换,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
  • 一种用于转炉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炉的供风装置-CN201020691904.0无效
  • 叶晨;赵奕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0-12-30 - 2011-10-19 - C21C5/3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炉的供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炉,每个转炉的进风端连接有转炉送风阀;至少一个风机,每个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风机出口阀,风机用于向对应的转炉供风;至少一条管路,管路的一端与转炉送风阀连接,另一端与风机出口阀连接,风机通过管路一一对应地与转炉连接;至少一个总管切换阀,总管切换阀设置在部分管路上且位于转炉送风阀和风机出口阀之间;以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转炉送风阀、风机出口阀和总管切换阀的开闭在转炉和风机之间进行切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风装置,不需要关闭转炉和风机,通过控制总管切换阀及风机出口阀可以在风机和转炉之间进行切换,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
  • 一种用于转炉装置
  • [实用新型]转炉除尘系统-CN201520224348.9有效
  • 李朝东 - 北京布鲁斯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4-14 - 2015-09-30 - C21C5/40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转炉除尘系统,该转炉除尘系统设置于转炉汽化冷却烟道和煤气风机之间,且该转炉除尘系统的入口与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出口连接,所述转炉除尘系统的出口与煤气风机的入口连接;该转炉除尘系统包括: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文氏管以及旋流脱水器;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入口与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出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出口与第二洗涤塔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洗涤塔的出口与文氏管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文氏管的出口与旋流脱水器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旋流脱水器的出口与所述煤气风机的入口固定连接。
  • 转炉除尘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串接同步组合式回转炉-CN202211684738.5在审
  • 姜良军;李兵成;马贵权;李小敏;谭仕熠;卓超 - 湖南鼎玖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27 - 2023-05-12 - F27B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串接同步组合式回转炉,包括若干回转炉、若干物料输送装置、用于支撑若干回转炉的若干回转炉支撑装置和用于驱动若干回转炉回转的回转炉驱动装置;回转炉的进口和出口附近均设有回转炉支撑装置,回转炉出口与其相邻的回转炉的进口之间通过物料输送装置连接;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同步连接机构和螺旋输送机构,同步连接机构用于控制相邻两个回转炉同步回转,同步连接机构固设于相邻两个回转炉端部之间,螺旋输送机构用于驱动其旋转以输送固体物料,螺旋输送机构固设于相邻两个回转炉侧面之间回转炉出口与其相邻的回转炉的进口之间通过物料输送装置连接,可简化物料输送过程、减少热损失、减少占地空间和节省成本。
  • 一种同步组合式回转
  • [发明专利]转炉蒸汽余热利用装置-CN202110458602.1在审
  • 刘江;王宇 -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2021-04-27 - 2021-08-10 - F27D17/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蒸汽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转炉装置、熔盐蓄热装置、蒸汽储存装置和蒸汽余热消耗装置;转炉装置包括转炉转炉冷却烟道;熔盐蓄热装置包括与转炉冷却烟道的尾部连接的熔盐换热器、分别与熔盐换热器连接的高温熔盐罐和低温熔盐罐、蒸汽过热器;蒸汽储存装置包括与转炉冷却烟道连接的转炉汽包、与转炉汽包连接的蒸汽蓄热器;蒸汽蓄热器的饱和蒸汽出口与蒸汽过热器连接;蒸汽余热消耗装置与蒸汽过热器的过热蒸汽出口连接;余热利用装置的凝结水出口通过管道与转炉冷却烟道连接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转炉蒸汽不连续、波动以及由于蒸汽湿度高,造成蒸汽余热利用装置出现汽蚀严重,凝水、疏水损失多等问题。
  • 转炉蒸汽余热利用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CN201310055643.1有效
  • 王洪炳 - 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3-02-21 - 2013-06-19 - C21C5/46
  • 本发明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该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转炉、余热锅炉和烘干炉,所述转炉具有炉头和炉尾,所述余热锅炉具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烘干炉具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通过将所述转炉的炉尾与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相连,将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烘干炉烟气进口相连,降低了烟气温度,产出了锅炉蒸汽,预热烘干了原料,实现了转炉烟气余热的利用,避免了将高温转炉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CN201320080491.6有效
  • 王洪炳 - 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3-02-21 - 2013-08-14 - C21C5/4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该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转炉、余热锅炉和烘干炉,所述转炉具有炉头和炉尾,所述余热锅炉具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烘干炉具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通过将所述转炉的炉尾与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相连,将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烘干炉烟气进口相连,降低了烟气温度,产出了锅炉蒸汽,预热烘干了原料,实现了转炉烟气余热的利用,避免了将高温转炉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一种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发明专利]炭活化转炉的热能循环系统和方法-CN201610072620.5在审
  • 汪印;赵陆凯;张光华 - 江苏优华达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2-02 - 2016-07-13 - C01B31/10
  • 炭活化转炉的热能循环系统和方法,有利于活性炭连续生产的热能循环、余热利用和节能环保,包括热辐射加热管,位于转炉炉体的内腔中,一端穿过转炉后端伸向转炉前端,在所述内腔中形成加热管前端燃气吸入口,另一端形成加热管后端烟气输出口,所述加热管后端烟气输出口连接烟气余热锅炉,所述转炉炉体的转炉周壁分布有若干个蒸汽输入孔在内腔中形成蒸汽分配区,所述蒸汽输入孔通过烟气余热锅炉蒸汽分配口连接烟气余热锅炉蒸汽出口,所述热辐射加热管内设置有空气管,所述空气管的管壁分布有若干个空气出口形成空气分配区,所述空气管穿过炉壁延伸到炉外,所述转炉前端设置有炭化料进料装置,所述转炉炉体的后部具有活性炭出口
  • 活化转炉热能循环系统方法
  • [实用新型]炭活化转炉的热能循环系统-CN201620106015.0有效
  • 汪印;赵陆凯;张光华 - 江苏优华达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2-02 - 2016-08-03 - C01B31/10
  • 炭活化转炉的热能循环系统,有利于活性炭连续生产的热能循环、余热利用和节能环保,包括热辐射加热管,位于转炉炉体的内腔中,一端穿过转炉后端伸向转炉前端,在所述内腔中形成加热管前端燃气吸入口,另一端形成加热管后端烟气输出口,所述加热管后端烟气输出口连接烟气余热锅炉,所述转炉炉体的转炉周壁分布有若干个蒸汽输入孔在内腔中形成蒸汽分配区,所述蒸汽输入孔通过烟气余热锅炉蒸汽分配口连接烟气余热锅炉蒸汽出口,所述热辐射加热管内设置有空气管,所述空气管的管壁分布有若干个空气出口形成空气分配区,所述空气管穿过炉壁延伸到炉外,所述转炉前端设置有炭化料进料装置,所述转炉炉体的后部具有活性炭出口
  • 活化转炉热能循环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转炉出钢加料结构-CN202121384611.2有效
  • 石雄;董诗朋;李文博;李庆;王春刚;张磊;杜春雷;于峰;谢勇 -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 2021-06-22 - 2021-12-07 - C21C5/4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加料结构,包括转炉、钢包、合金管和石灰管;所述转炉的出钢口与所述合金管的出口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所述转炉的出钢口与所述钢包的进口之间沿水平方向的最大距离的50‑60%;所述转炉的出钢口与所述石灰管的出口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所述转炉的出钢口与所述钢包的进口之间沿水平方向的最大距离的50‑60%;所述石灰管的出口和所述合金管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钢包的最大进口宽度的72‑80%。控制合金管出料口和石灰管出料口分别与转炉出钢口之间的相对距离及石灰管出口和合金管出口间的距离,实现了钢包自开率的提升,使得钢包自开率从≤96%提升至99.2%以上。
  • 一种转炉加料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