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28180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焦炉上升煤气余热回收系统-CN201610925902.5在审
  • 李成瑕 - 上海宜知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6-10-24 - 2018-05-01 - C10B27/00
  • 本发明公开了提出一种焦炉上升煤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熔盐供给及输送装置,其用于提供熔盐并带动所述熔盐作闭合的循环流动;第一热交换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焦炉上升处且与所述熔盐供给及输送装置相连,所述熔盐在循环流动至该第一热交换装置时与所述焦炉上升管内的煤气热交换,进而使所述熔盐吸收所述焦炉上升管内煤气的热量;以及第二热交换装置,其也与所述熔盐供给及输送装置相连,以用于吸收已经从所述煤气中吸收了热量后的所述熔盐的热量。
  • 焦炉上升煤气余热回收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煤气升温方法与装置-CN201811654627.3在审
  • 郭喜明;张佳兴 - 阜新达诚科技有限公司;张佳兴
  • 2018-12-15 - 2020-06-23 - C21B5/06
  • 一种高炉煤气升温方法与装置,为解决既能为高炉煤气升温又能保障布袋除尘器安全生产之问题而发明。其特征是:将安全气体通过加热装置升温后输送给高炉煤气布袋除尘器系统,使升温后的安全气体与低温煤气混合而实现煤气升温,这其中通过蓄热、焖炉、净气、供热和二次净气步骤;所说的安全气体为氮气或高炉净煤气。其装置设一蓄热式加热系统与高炉除尘系统相接,所谓的蓄热式加热系统由蓄热罐和管路构成,其中管路包括:燃气管、空气管、安全气体入口、高温安全气体出口等;蓄热式加热系统为2‑4个。
  • 一种高炉煤气升温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蜂窝式穿透型SCR催化剂模块-CN202011169969.3在审
  • 王振京;王一恒 - 江苏鼎梁格林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0-28 - 2021-02-19 - B01D53/8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式穿透型SCR催化剂模块,包括气仓与净气仓组成的蜂窝式模块,气仓与净气仓相邻设置,气仓、净气仓之间的侧壁为除尘过滤层,气仓一侧端部敞开式设置,另一侧为隔气层,净气仓一侧端部敞开式设置本发明根据处理量,大模块化设计,单体蜂窝结构,强度高,解决了纤维陶瓷式的强度问题,同时保证了脱销效率;外形与常规蜂窝式相似,便于煤改生物质项目的脱硝改造;新建项目占地少,与常规蜂窝式类似,远小于纤维陶瓷结构
  • 蜂窝穿透scr催化剂模块
  • [发明专利]一种焦炉煤气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CN202010460100.8在审
  • 张美玲 - 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5-27 - 2020-08-11 - C10B27/00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焦炉煤气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其中,焦炉煤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焦炉、粗苯蒸馏装置和脱苯塔;焦炉的上升包括上升本体和换热管;换热管固定设置在上升本体内,用于吸收流经上升本体的煤气的热量;换热管的入口端连接第一支,换热管通过第一支连接粗苯蒸馏装置;换热管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支,换热管通过第二支连接脱苯塔;第一支设置有用于监测换热管入口富油流量的流量表和用于调节换热管入口富油流量的调节阀;第二支设置有用于测量出口富油温度的测温表。
  • 一种焦炉煤气余热利用系统方法
  • [实用新型]回收上升余热的设备-CN201520292783.5有效
  • 王平山;文海波;姜龙龙;刘小源;朱友光 - 徐州伟天化工有限公司
  • 2015-05-08 - 2015-11-25 - F22B1/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回收上升余热的设备,包括上部上升、上升管管盖、桥和集气管,桥一端与桥管法兰连接,另一端与集气管连接,还包括环形壳体,环形壳体设置在上部上升与上升管管盖之间,环形壳体通过桥管法兰与桥连接高温煤气由上部上升进入环形壳体内部,向上流动至顶部后沿环形壳体内壁向下至桥处,由于氨水喷洒作用,负压吸入集气管内;流动过程中煤气通过环形壳体与环形列管换热,环形列管将热量传递至汽包,副产蒸汽或热水,充分利用了高温煤气,同时还避免了出现热管爆、导热油过热结焦等问题。
  • 回收上升余热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煤气余热利用系统-CN202020918066.X有效
  • 张美玲 - 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5-27 - 2021-01-05 - C10B27/00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焦炉煤气余热利用系统。其中,焦炉煤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焦炉、粗苯蒸馏装置和脱苯塔;焦炉的上升包括上升本体和换热管;换热管固定设置在上升本体内,用于吸收流经上升本体的煤气的热量;换热管的入口端连接第一支,换热管通过第一支连接粗苯蒸馏装置;换热管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支,换热管通过第二支连接脱苯塔;第一支设置有用于监测换热管入口富油流量的流量表和用于调节换热管入口富油流量的调节阀;第二支设置有用于测量出口富油温度的测温表。
  • 一种焦炉煤气余热利用系统
  • [实用新型]焦炉上升余热回收设备-CN201520292778.4有效
  • 王平山;文海波;姜龙龙;刘小源;朱友光 - 徐州伟天化工有限公司
  • 2015-05-08 - 2015-11-18 - C10B2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焦炉上升余热回收设备,包括上部上升、上升管管盖、桥和集气管,桥一端与桥管法兰连接,另一端与集气管连接,还包括环形壳体,环形壳体设置在上部上升与上升管管盖之间,环形壳体通过桥管法兰与桥连接高温煤气由上部上升进入环形壳体内部,向上流动至顶部后沿环形壳体内壁向下至桥处,由于氨水喷洒作用,负压吸入集气管内;流动过程中煤气通过环形壳体与环形列管中的导热介质换热,导热介质将热量传递至汽包,副产蒸汽或热水,充分利用了高温煤气。
  • 焦炉上升余热回收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串联双元保护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上升-CN201921620889.8有效
  • 葛霖 - 葛霖
  • 2019-09-26 - 2020-07-07 - C10B27/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双元保护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上升,所述上升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上升(1),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上升(1)管壁上绕置有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包括换热冷介质进口(2)和换热冷介质出口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煤气产出量及火落曲线变化工况,通过余热回收换热器上升换热介质进口的压差控制流量的恒定,即在焦炉煤气产出量大,换热量大的时候,换热介质进出口压差会增大,会造成换热介质阻力降增大,使上升流量产生降低趋势,该平衡阀就是压差单向调节,增大入口面积,降低阻力,稳定上升流量恒定;反之亦然。
  • 一种串联保护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上升
  • [实用新型]焦炉煤气放散自动点火装置-CN202022122914.9有效
  • 张瑞民;王新力;王金东;范文祥;贾旭鉴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20-09-24 - 2021-10-01 - F23G7/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放散自动点火装置,其包括压力表、点火器、火焰监测器、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所述压力表安装在焦炉煤气放散管上,压力表的常开触点与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串联连接后接电源电压,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火焰监测器的常闭触点与接触器的控制线圈三者串联连接后接电源电压,所述点火器通过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电源连接,所述点火器和火焰监测器均安装在放散的排气口上方。本实用新型利用压力表和火焰监测器实时监测煤气压力和煤气火焰,当煤气压力高于设定值且无火焰时立即接通点火器电源,将放散的煤气点燃。该装置实现了点火自动化,可防止火焰熄灭后部分煤气泄露,避免对大气造成污染。
  • 焦炉煤气放散自动点火装置
  • [实用新型]煤气上升降温装置-CN201720122759.6有效
  • 赵跃平 - 赵跃平
  • 2017-02-10 - 2017-11-03 - C10B27/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煤气上升降温装置。这种煤气上升降温装置,包括集气管以及与焦化炉炉顶出气口连通的上升,上升顶端连接有顶端封闭的桥,桥侧壁连通安装有桥,所述集气管侧壁连通安装有集气管弯,桥底端与集气管弯顶端固定连接,集气管弯管内壁销接有用以切断上升与集气管连接的翻板;所述桥顶部安装有蒸汽喷嘴和氨水喷嘴,蒸汽喷嘴连接蒸汽,氨水喷嘴通过氨水管连通至氨水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焦化炉炉顶进入上升的温度达700~750℃的煤气,经桥弯管上的氨水喷嘴连续不断地喷洒氨水,降温效果好,同时提高了焦油冷凝效率。
  • 煤气上升降温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