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7197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浮体式透平机-CN201420559944.8有效
  • 谢继波 - 谢继波
  • 2014-09-19 - 2015-06-10 - F03B13/00
  • 一种浮体式透平机,其特征是包括流体工质,储液罐,流体工质工作腔,中介工质,浮体,浮体工作腔,流体工质驱动及流动控制系统;流体工质流体工质工作腔中工作;流体工质工作腔位于储液罐内或另置于与储液罐相连通的另一储液罐中;中介工质储存于储液罐内、浮体工作腔内及流体工质工作腔周边;储液罐不与大气直接相通,浮体工作腔内的中介工质与储液罐内的中介工质互通;浮体漂浮于浮体工作腔内,浮体上有与发电机等能量利用装置相连的联动装置;流体工质驱动及流动控制系统可以促成及控制流体工质的流动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将流体工质中蕴含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由于没有采用机械的方式,所以能量损耗极低,本装置对流体工质的要求极低,特别适用于能量密度低的低温流体工质,结构简单,因此便于安装维护,
  • 体式透平机
  • [发明专利]内循环推进方法及推进装置-CN202011487823.3在审
  • 林荣炎 - 深圳航推技术有限公司
  • 2020-12-16 - 2021-04-02 - B64G1/40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推进方法及推进装置,该推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流体工质,将流体工质分为第一工质和第二工质;提供封闭环境,将第一工质沿第一方向喷入封闭环境中形成推进流体;将第二工质分成多个喷射流,多个喷射流围绕推进流体,以与推进流体相互垂直的方向喷向推进流体形成刹流流体;推进流体从外到内产生明显分层速度差,不同分层速度推进流体与围绕周围流体工质产生摩擦,实现对推进流体的制动,而推进流体的动量减少形成动量差,产生一个反向冲量,从而产生一个反向推力实现推进;将第一工质和第二工质混合形成的流体工质回收,该推进方法在封闭环境内实现,可实现流体工质的可循环利用,以维持推动力的可持续性。
  • 循环推进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直接接触式相变移动供热装置以及供热方法-CN201210069023.9无效
  • 章学来;韩中;杨阳;刘小微;吴云云;袁园;陈旭东 - 上海海事大学
  • 2012-03-15 - 2012-07-25 - F28D20/02
  • 本发明公开了直接接触式相变移动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包括蓄热箱体、设置在蓄热箱体内且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的蓄热室以及内部充满高温介质的换热器,所述蓄热室上部设有流体工质出口管,所述蓄热室下部设有流体工质进口管;所述流体工质进口管和流体工质出口管分别穿过蓄热箱体和蓄热室,所述流体工质进口管和流体工质出口管分别与换热器接通;所述流体工质进口管上设置流体工质泵。本发明结构简单,蓄热量大;而且,流体工质通过喷嘴射入蓄热室,与相变材料直接接触换热,减少了两个导热环节,传热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整套设备体积大大减小;同时,直接接触式蓄热系统省去了蓄热管体,节省了金属的消耗
  • 直接接触相变移动供热装置以及方法
  • [实用新型]直接接触式相变移动供热装置-CN201220098507.1有效
  • 章学来;韩中;杨阳;刘小微;吴云云;袁园;陈旭东 - 上海海事大学
  • 2012-03-15 - 2012-10-03 - F28D20/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直接接触式相变移动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包括蓄热箱体、设置在蓄热箱体内且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的蓄热室以及内部充满高温介质的换热器,所述蓄热室上部设有流体工质出口管,所述蓄热室下部设有流体工质进口管;所述流体工质进口管和流体工质出口管分别穿过蓄热箱体和蓄热室,所述流体工质进口管和流体工质出口管分别与换热器接通;所述流体工质进口管上设置流体工质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蓄热量大;而且,流体工质通过喷嘴射入蓄热室,与相变材料直接接触换热,减少了两个导热环节,传热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整套设备体积大大减小;同时,直接接触式蓄热系统省去了蓄热管体,节省了金属的消耗
  • 直接接触相变移动供热装置
  • [发明专利]外燃推进发动机-CN201410109183.0有效
  • 靳北彪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3-21 - 2017-01-04 - F02K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燃推进发动机,包括液体工质承压储罐、工质加热流体通道、燃烧室和推进喷管,所述液体工质承压储罐的承压能力大于2MPa,所述燃烧室对所述工质加热流体通道传热设置,所述工质加热流体通道与所述推进喷管连通,所述推进喷管对外输出动力;所述液体工质承压储罐与所述工质加热流体通道自流连通,或所述液体工质承压储罐与所述工质加热流体通道自流连通,所述燃烧室对所述液体工质承压储罐传热,或所述液体工质承压储罐与所述工质加热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燃烧室对所述液体工质承压储罐传热。
  • 推进发动机
  • [发明专利]微通道换热器-CN201110315878.0有效
  • 王凱建;石景祯 - 杭州沈氏换热器有限公司
  • 2011-10-18 - 2012-01-11 - F25B3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的一端成型有工作流体入口和制冷工质出口;另一端成型有工作流体流出口和制冷工质入口,所述流体通道内设有换热段,所述换热段由多个相互平行的制冷工质通道与工作流体通道交替设置实现换热,所述制冷工质通道与工作流体通道成型于叠置结合连接的金属板之间,相邻金属板至少一个侧面上交替成型有制冷工质凹槽以及工作流体凹槽,所述金属板叠置结合连接后,冷工质凹槽以及工作流体凹槽分别形成所述制冷工质通道与工作流体通道
  • 通道换热器
  • [实用新型]一种微通道换热器-CN201120032649.3有效
  • 王凱建 - 杭州沈氏换热器有限公司
  • 2011-01-30 - 2011-09-14 - F25B39/00
  • 包括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的一端成型有工作流体入口和制冷工质出口;另一端成型有工作流体流出口和制冷工质入口,所述流体通道内设有换热段,所述换热段由制冷工质层与工作流体层交替叠置,所述制冷工质层与所述工作流体层通过隔板层隔离,所述制冷工质层、隔板层、工作流体层之间均质结合;所述制冷工质层和工作流体层上分别设有多个平行的微通道,所述换热单元之间为均质结构,所述制冷工质层的微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与所述工作流体层的微通道的水力学直径之比为
  • 一种通道换热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