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1527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CN202111417873.9在审
  • 李鸿瑞;李华玉 - 李华玉
  • 2021-11-20 - 2022-04-08 - F25B30/02
  • 本发明提供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属于制冷与热泵技术领域。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膨胀机与回热器连通,第二路经第二供热器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回热器连通之后回热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双能压缩机与回热器连通,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低温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和低温节流阀与低温蒸发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低温压缩机连通;供热器和第二供热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 双工联合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CN202111372649.2在审
  • 李鸿瑞;李华玉 - 李华玉
  • 2021-11-11 - 2022-04-12 - F25B30/02
  • 本发明提供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属于热泵技术领域。双能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膨胀增速机连通回热器,第二路连通压缩机;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回热器连通之后回热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回热器连通,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双能压缩机连通;高温双能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与高温膨胀增速机连通,高温膨胀增速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热交换器与高温双能压缩机连通;蒸发器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供热器有被加热介质通道分别与外部连通,膨胀增速机和高温膨胀增速机连接双能压缩机、压缩机和高温双能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 双工联合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CN202111329553.8在审
  • 李鸿瑞;李华玉 - 李华玉
  • 2021-11-01 - 2022-03-18 - F25B9/06
  • 本发明提供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属于制冷与热泵技术领域。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膨胀机与回热器连通,第二路经第二回热器与回热器连通之后回热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回热器连通,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与压缩机连通;低温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和低温节流阀与低温蒸发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低温压缩机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 双工联合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CN202111329554.2在审
  • 李鸿瑞;李华玉 - 李华玉
  • 2021-11-01 - 2022-03-18 - F25B9/06
  • 本发明提供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属于制冷与热泵技术领域。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二供热器和膨胀机与回热器连通,第二路直接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回热器连通之后回热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双能压缩机与回热器连通,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低温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和低温节流阀与低温蒸发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低温压缩机连通;供热器和第二供热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 双工联合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CN202111329555.7在审
  • 李鸿瑞;李华玉 - 李华玉
  • 2021-11-01 - 2022-03-18 - F25B9/06
  • 本发明提供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属于制冷与热泵技术领域。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膨胀增速机与回热器连通,第二路经第二回热器与回热器连通之后回热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回热器连通,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双能压缩机连通,双能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与压缩机连通;低温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和低温节流阀与低温蒸发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低温压缩机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增速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 双工联合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CN202111331302.3在审
  • 李鸿瑞;李华玉 - 李华玉
  • 2021-10-30 - 2022-03-18 - F25B9/06
  • 本发明提供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属于制冷与热泵技术领域。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二供热器和膨胀机与回热器连通,第二路直接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回热器连通之后回热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三压缩机与回热器连通,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低温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蒸发器和低温节流阀与低温蒸发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低温压缩机连通;供热器和第二供热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 双工联合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CN202111383910.9在审
  • 李华玉;李鸿瑞 - 李华玉
  • 2021-11-13 - 2022-03-18 - F25B9/06
  • 本发明提供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属于制冷/热泵技术领域。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膨胀机连通回热器,第二路连通第二压缩机;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连通回热器之后回热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节流阀连通蒸发器,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三压缩机连通回热器,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连通压缩机;高温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连通高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热交换器连通高温压缩机;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分别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高温膨胀机连接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三压缩机和高温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 双工联合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CN202111383967.9在审
  • 李鸿瑞;李华玉 - 李华玉
  • 2021-11-13 - 2022-03-18 - F25B9/06
  • 本发明提供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属于热泵技术领域。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膨胀机与回热器连通,第二路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回热器连通之后回热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双能压缩机与回热器连通,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高温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与高温膨胀机连通,高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热交换器与高温压缩机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分别与外部连通,膨胀机和高温膨胀机连接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双能压缩机和高温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工质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 双工联合循环装置
  • [实用新型]利用低沸点工质的双循环螺杆膨胀动力机系统-CN200920096459.0无效
  • 李惟毅;赵力;李汛;汪健生;曹滨斌 - 天津大学
  • 2009-04-22 - 2010-01-20 - F01C1/16
  • 一种利用低沸点工质的双循环螺杆膨胀动力机系统,有螺杆膨胀机、蒸发器和冷凝器,螺杆膨胀机、蒸发器和冷凝器通过密封管路依次连接形成一工质循环通路,蒸发器上设置有用于加热工质循环通路内所循环流动的工质的加热通路,冷凝器上设置有用于冷却工质循环通路内所循环流动的工质的冷却通路。工质循环通路上位于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设置有工质泵。加热通路中流通有加热水,加热通路上位于蒸发器的出水端设置有加热水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针对60-100℃常压下的余热进行设计回收,节能环保,不消耗低沸点物质,循环效率高,适用性强,无需专门设计螺杆膨胀机。
  • 利用沸点工质双循环螺杆膨胀动力机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尾喷管的循环散热装置-CN201710860728.5在审
  • 张朋举;饶伟;刘静 - 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2017-09-21 - 2018-02-16 - F28D21/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尾喷管的循环散热装置,包括热腔换热器和冷腔换热器;热腔换热器内部设置的热腔通过出流管及回流管分别与冷腔换热器内部设置的冷腔连接,热腔换热器与尾喷管连接;其中,出流管的管径大于回流管的管径;热腔用于盛放通过回流管回流的、在冷腔内换热后的第一循环工质和处于液态的第二循环工质;冷腔用于盛放通过出流管出流的、在热腔内换热后的第一循环工质和处于气态的第二循环工质。本发明利用第二循环工质加热后气化的特点,在热腔和冷腔之间形成的热气动压差,使第一循环工质和第二循环工质能够在热腔和冷腔之间循环往复运动,在热腔中不断吸收尾喷管的热量,并在冷腔中与空气进行换热,实现了对尾喷管的循环散热
  • 一种用于喷管循环散热装置
  • [实用新型]工质联合循环发电装置-CN202221290565.4有效
  • 杨家华;杨晨滈 - 江苏河海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2022-05-27 - 2022-10-21 - F01K11/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工质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工质发电系统、第二工质发电系统,第一工质发电系统采用水蒸气为发电工质,第二发电系统采用二氧化碳为发电工质,第一工质发电系统做完功的水蒸气将余热换给第二发电系统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第二发电系统的二氧化碳发电工质的驱动热源。第二工质发电系统中的二氧化碳发电工质为将液态二氧化碳加压至超过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通过驱动热源再加热至超过超临界温度。本申请的新型双工质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在原有蒸汽循环基础上,做完功的蒸汽进入换热器作为二氧化碳循环的热源,驱动二氧化碳发电循环,通过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联合循环,提高系统发电效率。
  • 双工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 [发明专利]海洋温差能-太阳能重热循环发电方法-CN200510024584.7无效
  • 王彤;谷传纲;杨波;帅科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5-03-24 - 2005-09-28 - F03G7/05
  • 一种海洋温差能-太阳能重热循环发电方法,以海洋表面海水作为预热源,以海洋深层500~800米以下冷海水作为冷源,以太阳能作为主热源,构建一个低沸点工质闭式流动循环系统。液态低沸点工质工质泵提高压力后输送到预热器中,由海洋表层海水对工质进行预加热,再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对工质进行二次加热,直至达到工质气体过热状态,过热的工质气体进入透平,推动透平旋转做功,由发电机组将电力输出从透平排出的工质再由海洋深层低温海水通过冷凝器冷却到液体状态,由工质泵提高其压力送入预热器,完成工质动力循环过程。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将海水的温差变成电力,由此实现海洋温差能-太阳能重热循环发电。
  • 海洋温差太阳能循环发电方法
  • [实用新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工质泄漏的物理模型-CN201720587615.8有效
  • 田华;王雪颖;舒歌群;赵明如;何俊南 - 天津大学
  • 2017-05-24 - 2018-01-30 - F01K25/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工质泄漏的物理模型,包括房间模型,房间模型包括有一个空气入口和一个气体出口,房间模型内设有有机郎肯循环系统模型,有机郎肯循环系统模型包括由连接管路依次与工质泵出口相连的蒸发器、膨胀机和冷凝器,冷凝器还连接至工质泵的进口;有机郎肯循环系统模型工质泄漏源的位置设置在蒸发器与工质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靠近工质泵出口一侧,在工质泄漏源位置处设有一泄漏孔。将该物理模型运用到有机朗肯循环混合工质泄漏安全性评估中,作为仿真模型的基础,在后续对混合工质的泄漏后的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中,可以精确的得到可燃组元的扩散规律和浓度分布,为实现对不同系统、不同工质的直观评估奠定了基础
  • 有机循环系统工质泄漏物理模型
  • [发明专利]一种环路热虹吸式半导体循环冷却降温服-CN202010859053.4在审
  • 李孜军;徐宇;李蓉蓉;贾敏涛;章梦胜;王巧莉;王君健 - 中南大学
  • 2020-08-24 - 2020-11-24 - A41D13/00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虹吸式半导体循环冷却降温服,包括降温服本体、嵌设在降温服本体内部上侧的半导体循环制冷机构、以及与半导体循环制冷机构连接且布设在降温服本体内的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内填充有制冷工质;所述半导体循环制冷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端的制冷工质储集箱、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端的回流工质储集箱、以及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顶部且用于连通回流工质储集箱和制冷工质储集箱的冷凝机构。本发明利用热虹吸原理实现制冷工质在所述半导体循环制冷机构和所述换热管路内的循环流动,从而实现降温服的循环制冷,无需额外提供制冷工质循环动力。
  • 一种环路虹吸半导体循环冷却降温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