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3957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茶树花红茶的加工方法-CN201711226268.7在审
  • 杨威 - 杨威
  • 2017-11-29 - 2018-03-16 - A23F3/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花红茶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原料采摘、杀青、晒青、重萎凋、揉捻、解块、发酵、烘干、提香等工艺加工而成。本发明以天然茶树鲜叶、茶树花为原料,采用微波杀青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来保持茶树花的形态,再发酵的时候将茶树叶和茶树花混合进行发酵,使得制备出来的茶树花红茶有效成分含量高,冲泡后花的形态能够保持良好,花托不脱落
  • 一种茶树花红加工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茶树菇液体菌种培养液及茶树菇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CN201310599166.5在审
  • 邱桂根;李效鹏;周庆林 - 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3-11-25 - 2015-05-27 - C05G1/00
  •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菇液体菌种培养液及茶树菇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茶树菇液体菌种培养液,包括以下组分:豆粕粉、白砂糖、胡萝卜粉、硫酸镁、磷酸氢二钾、消泡剂、水。茶树菇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是使用上述茶树菇液体菌种培养液进行培养茶树菇液体菌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斜面试管菌种的培养;步骤二,三角瓶中接种;步骤三,三角瓶菌种的培养;步骤四,发酵罐接种;步骤五,发酵罐菌种的培养茶树菇液体菌种培养液使得所培养的茶树菇液体菌种具有活力高、生命力强的优点,从而使得所培养的茶树菇液体菌种用于栽培茶树菇时的需用量小。该茶树菇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培养时间短的特点。
  • 一种茶树液体菌种培养液培养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茶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CN201610137967.3在审
  • 邹景华 - 邹景华
  • 2016-03-10 - 2016-06-01 - A23F3/1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树制品。本发明中,通过将茶树根、树茎、茶叶以及花蕾等作为原料并提取药效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有效成分,从而实现了对茶树整体性能,尤其是药效性能的充分利用,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茶树整体利用不充分而带来的有效成分浪费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树制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通过将茶树根等作为原料,实现了对茶树整体结构的有效利用。同时,本发明方法中通过对茶树中药效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提取利用,从而使得本发明所制得的制品中富含茶多酚等茶树自然成分以及膳食纤维等成分,不仅提高了茶树制品的药效及营养成分,也可以利用膳食纤维促进人、畜系统功能及全面利用茶树各项自然物质
  • 一种茶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茶树品种新梢持嫩性的鉴定方法-CN201510902449.1在审
  • 王丽鸳;成浩;韦康;阮丽;张成才;李海琳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2015-12-09 - 2016-03-02 - G01N30/02
  • 一种茶树品种新梢持嫩性的鉴定方法,属于茶树品种鉴定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修剪;2)茶树新梢留养;3)样品采集;4)样品烘干;5)样品粉碎;6)样品浸提处理;7)浸提液中茶氨酸含量测定量;8)茶树品种新梢持嫩性指数计算强;9)茶树品种新梢持嫩性评价。上述一种茶树品种新梢持嫩性的鉴定方法,在采集茶树春梢一芽五叶嫩梢中不同叶位叶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不同叶位叶片中的茶氨酸含量,并以第三位叶片与第二位叶片中茶氨酸含量的比值作为持嫩性指数,对茶树品种的新梢持嫩性进行客观鉴定评价,减少茶树品种评价中主观印象带来的误差,对优质茶树新品种选育,优质茶叶原料采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一种茶树品种新梢持嫩性鉴定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以山茶果树梗原料为培养基的茶树菇培栽方法-CN202110352224.9在审
  • 凌雄斌 - 广东雄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2021-03-31 - 2021-06-22 - A01G1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山茶果树梗原料为培养基的茶树菇培栽方法,属于茶树菇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培养基制备、灭菌处理、茶树菇接种、菌丝培养及出菇管理;本发明选用山茶果树梗及老化的木屑作为培养基的原料,山茶果树梗营养丰富,具有高含量的蛋白质及脂肪,使茶树菇的杆体发育的更加粗壮,从而提高茶树菇的产量;经过日晒老化处理的木屑容易分解多糖及单糖,糖类可为茶树菇菌种提供碳源,容易被茶树菇吸收,从而提高茶树菇的食用口感,使之更加清甜爽口;在茶树菇的出菇管理阶段,通过人为调控大棚内的昼夜温差、干湿差及光源照射,可大大缩短茶树菇的催蕾周期,促进菌杆的快速生长,大大提高茶树菇的产量。
  • 一种山茶果树原料培养基茶树菇培栽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生态茶博园及其构建方法-CN202110857285.0在审
  • 胡连庆;李宣统;胡永征 - 河北联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2021-07-28 - 2021-12-07 - G05D27/02
  • 生态茶博园内设有多个茗茶园,每个名茶园内设有茶树种植棚,该茶树种植棚内的种植环境与相应品种茶叶原产区茶树生长环境同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不同茶叶原产区茶树的生长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成分、土壤湿度),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发送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各个茶树种植棚的调节系统作出反馈,对各茶树种植棚内的茶树种植环境进行实时调节,使生态茶博园内茶树的种植环境参数尽可能与相应茶叶原产地的茶树生长环境保持一致,减少不同品种茶叶的茶树在迁地入园栽培后因环境因素造成茶树性状改变、优势特征丢失和口感变化等问题。
  • 一种生态茶博园及其构建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古茶树的保护方法-CN202111204718.9在审
  • 黎健龙;唐劲驰;陈勤;林炜;周波;陈义勇;林佳铭 - 潮州市潮安区赤凤镇炜业茶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2021-10-15 - 2022-01-18 - A01G1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茶树的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观察所述古茶树的病害情况,对待复壮古茶树进行分类,芽变品种整株变异品种,进行分类处理,首先是古茶树属于芽变品种,只是部分茶树枝条芽变,将标记芽变枝标记,再对非芽变枝进行分类、标记;若古茶树属于整株变异品种,树枝全部按照弱势枝、中强势枝、强势枝进行分类标记;保持古茶树周边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并保持害虫天敌的生态栖息场所;在古茶树周边放置环境监测传感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维护古茶树自身周边的生态环境,恢复良好的生态循环,同时通过数据监测,实时对古茶树的状态进行识别,最后,可增加放置营养源单株,提高营养供给,共同对古茶树进行保护。
  • 一种茶树保护方法
  • [发明专利]茶树油微胶囊抗菌保健纤维及其制备方法-CN201310117692.3有效
  • 凌良仲;赵殿栋;唐萍;胡海林;陈玉平 -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2013-04-07 - 2013-06-12 - D06M23/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油微胶囊抗菌保健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茶树油乳化分散液;2)制备芯材、壁材的混合分散体系;3)芯材、壁材的混合分散体发生复凝聚反应;4)制备茶树油微胶囊分散液;5)制备茶树油微胶囊抗菌保健纤维整理剂;6)制备载茶树油微胶囊的抗菌保健纤维织物:将制成的茶树油微胶囊抗菌保健纤维整理剂应用于纤维织物的前处理或后处理,得到负载茶树油微胶囊的抗菌保健纤维织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茶树油微胶囊抗菌保健纤维。本发明不仅能稳定茶树油成分、控制茶树油释放、延长茶树油功效,而且以纺织品为媒介实现方便舒适的治疗和保健功能,本发明还具有抗菌保健、舒适透气的功能。
  • 茶树微胶囊抗菌保健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茶树采摘系统及茶树采摘轨道系统-CN202122157858.7有效
  • 刘静;李跃强;邵俊凯;陈岩;刘雨涵;刘逸果;刘懿铭 - 重庆科达机械有限公司
  • 2021-09-07 - 2022-02-18 - A01D46/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树采摘轨道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一行茶树两侧的固定轨道,且当相邻两行茶树种植在同一高程的种植地面上时,在该相邻两行茶树之间设置一条共用的所述固定轨道或分别设置两条所述固定轨道;分别设置在每一行茶树两侧的两条所述固定轨道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茶树采摘系统,包括茶树采摘机和如上所述的茶树采摘轨道系统,所述茶树采摘机包括采摘机本体,所述采摘机本体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轨道配合的行走车轮,所述采摘机本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车轮转动的电驱动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茶树采摘系统及茶树采摘轨道系统,能够避免采茶机行走不稳定的问题,并能够有效提高采茶质量。
  • 茶树采摘系统轨道
  • [实用新型]茶树采摘轨道、轨道系统及茶树采摘系统-CN202122505487.7有效
  • 刘静;李跃强;邵俊凯;陈岩;刘雨涵;刘逸果;刘懿铭 - 重庆科达机械有限公司
  • 2021-10-18 - 2022-07-19 - A01D46/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茶树采摘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地桩,地桩上安装有行走轨道,行走轨道的顶面设为中部向上凸起的平滑曲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茶树采摘轨道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一行茶树两侧的固定轨道,且当相邻两行茶树种植在同一高程的种植地面上时,在该相邻两行茶树之间设置一条共用的固定轨道或分别设置两条固定轨道;分别设置在每一行茶树两侧的两条固定轨道之间的间距相等;固定轨道采用如上的茶树采摘轨道。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茶树采摘系统,包括茶树采摘机和如上的茶树采摘轨道系统,茶树采摘机包括采摘机本体,采摘机本体的下方设有与固定轨道配合的行走车轮,行走车轮上设有与平滑曲面配合的环形槽。
  • 茶树采摘轨道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