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3301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可变冷媒介质流量的热交换送风箱-CN02292713.1无效
  • -
  • 2002-12-13 - 2003-11-26 - F24F11/06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变冷媒介质流量的热交换送风箱,主要是在于控制热交换送风箱中其冷媒介质的流量使之能依冷冻空调区间其目标环境热能量值的变化,直接调控其供应热交换管排循环所需冷媒介质流量的大小,藉以提高冷冻空调机组运转效率,以及冷冻空调区间的热平衡稳定度,进而由节省冷媒介质的循环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目的。
  • 可变冷媒介质流量热交换送风
  • [发明专利]均液结构、布液器及降膜式换热器-CN202011111601.1在审
  • 张治平;杨锦源;胡东兵;胡海利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0-16 - 2021-01-15 - F28F9/2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液结构、布液器及降膜式换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均液结构,当流向其的冷媒流量变化时易导致冷媒分配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均液部和遮挡部,遮挡部与均液部配合形成有冷媒通道;两者中至少任一在布液器内的位置可调节,且调节遮挡部和/或均液部在布液器内的位置能使遮挡部覆盖均液部的不同位置以改变冷媒通道的大小和/或位置。该均液结构,当改变冷媒通道的大小时,能够根据单位时间内或某一时间段内冷媒流量的变化调节冷媒流速,当改变冷媒通道的位置时,能够改变换热器内某一冷媒密集区域或稀疏区域的冷媒流量,提高均液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保证内部冷媒压降及其流速稳定,冷媒滴落均匀。
  • 结构布液器降膜式换热器
  • [实用新型]均液结构、布液器及降膜式换热器-CN202022318911.2有效
  • 张治平;杨锦源;胡东兵;胡海利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0-16 - 2021-09-10 - F28F9/2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液结构、布液器及降膜式换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均液结构,当流向其的冷媒流量变化时易导致冷媒分配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均液部和遮挡部,遮挡部与均液部配合形成有冷媒通道;两者中至少任一在布液器内的位置可调节,且调节遮挡部和/或均液部在布液器内的位置能使遮挡部覆盖均液部的不同位置以改变冷媒通道的大小和/或位置。该均液结构,当改变冷媒通道的大小时,能够根据单位时间内或某一时间段内冷媒流量的变化调节冷媒流速,当改变冷媒通道的位置时,能够改变换热器内某一冷媒密集区域或稀疏区域的冷媒流量,提高均液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保证内部冷媒压降及其流速稳定,冷媒滴落均匀。
  • 结构布液器降膜式换热器
  • [发明专利]氯丁二烯提浓系统及其冷媒控制方法-CN201911417906.2有效
  • 苏肇基;和立超;倪华方;刘晨宇;李宇;王志方 - 蓝星(北京)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2019-12-31 - 2022-11-29 - C07C21/21
  • 本发明涉及提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氯丁二烯提浓系统及其冷媒控制方法。氯丁二烯提浓系统包括提浓塔和冷凝装置,冷凝装置包括初凝器和冷媒通路,提浓塔和初凝器的气体通路连通,初凝器的冷媒进口与冷媒通路连通,冷媒通路上设有换热器,换热器上还设有传热介质进管和传热介质出管,传热介质进管上还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初凝器的冷媒出口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控制阀。当初凝器的底部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开大第一流量控制阀和/或关小第二流量控制阀,防止初凝器底温过低,造成物料结冰的问题;当初凝器的底部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关小第一流量控制阀和/或开大第二流量控制阀,
  • 氯丁二烯系统及其冷媒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和空调器-CN201210029854.3有效
  • 刘金涛;郑学利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2012-02-10 - 2012-07-04 - F25B1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进行冷媒流量调节,结构复杂,制冷/制热效果差等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控制器、四通阀、冷凝器、蒸发器、闪蒸器、电磁阀、以及冷媒管,闪蒸器的两个冷媒管接口端设置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冷媒管路处,两个冷媒管接口分别连接各自一侧的冷媒管,闪蒸器一端的冷媒出口通过冷媒管与压缩机相连,在该冷媒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和电磁阀,在冷凝器与闪蒸器之间的冷媒管上设置有电子膨胀阀。本发明简化了补气增焓流量控制系统,降低了成本,同时采用电子膨胀阀控制,优化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提高了制热和制冷性能。
  • 补气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空调器
  • [实用新型]满液式蒸发器的冷媒分配装置-CN202121268839.5有效
  • 刘粉明;付圣东;王鹤林 - 南京天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 2021-06-08 - 2022-01-14 - F25B3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满液式蒸发器的冷媒分配装置,涉及到蒸发器领域,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蒸发器的侧壁上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制冷剂进口,所述蒸发器的侧壁上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气体制冷剂出口,所述制冷剂进口和所述气体制冷剂出口均与所述蒸发器相连通,所述蒸发器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冷媒分配单元,所述冷媒分配单元用于冷媒流量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齿轮转动带动精准挡板对分配板上设置的流量孔的遮挡,和精准挡板的流量孔和分配板上的流量孔相互重合的大小,来调节可通过流量孔的大小,进而调整液态冷媒输入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液态冷媒输入的精准化
  • 满液式蒸发器冷媒分配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及控制方法-CN201811143120.1在审
  • 路则锋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2018-09-28 - 2020-04-07 - F25B3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及控制方法,降膜式蒸发器包括筒体,在筒体内部上方布设有多个分配器;多个分配器并联,每个分配器的进液管分别与总进液管连接,在每个分配器的进液管上串联有流量计和电子膨胀阀;每个流量计分别采集对应进液管的冷媒流量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板,控制板根据接收到的流量信号控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本发明通过设计多个并联的分配器,并在每个分配器的进液管上设置冷媒流量计和电子膨胀阀,控制板根据每个流量计发送的流量信号控制每个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使各个并联的分配器中冷媒流量相同,使得冷媒分配均匀,提高了降膜式蒸发器的换热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媒在大冷量降膜式蒸发器中分配不均的问题。
  • 一种降膜式蒸发器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CN202211161907.7在审
  • 胡鹏;董劲松;朱博炎;邓善发;蓝剑华;田霖 - 宏源地能热泵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 2022-09-22 - 2023-01-13 - F24F11/8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制冷控制方法,制冷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各个冷媒支路的内部温感器的检测温度Te,以及各个冷媒支路的外部温感器的检测温度Tf;控制装置根据各个冷媒支路的制冷过热度△Tl=Tf‑Te,调节该冷媒支路对应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分别对对应的冷媒支路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独立地准确调节每个冷媒支路的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使每个冷媒支路上的第一换热器均能达到换热效率较高的制冷过热度,使得风流依次经过并联的第一换热器时,每个第一换热器都能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
  • [实用新型]空调系统-CN202021558256.1有效
  • 王宇贤;郭溥敦 -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30 - 2021-05-11 - F24F1/0003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冷媒加热装置、第一冷媒通路和第二冷媒通路;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通过第一冷媒通路和第二冷媒通路连通;第一冷媒通路包括第一总通路、第一分支通路、第二分支通路和第二总通路;第一分支通路上设有第一节流装置;第二分支通路上设有冷媒加热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第一节流装置来调节第一分支通路上的冷媒流量以及通过控制第二节流装置来调节第二分支通路上的冷媒流量,进而控制分流进入冷媒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的冷媒流量,最终将流入空调外机的高温冷媒的温度控制在一个范围内,既保证了高温冷媒的化霜效果,又能防止空调外机出现高温报警造成空调停机的情况。
  • 空调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微通道换热器-CN201110175979.2有效
  • 佐藤宪一郎;李强;刘阳;陈多聪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6-28 - 2011-11-30 - F25B39/00
  • 包括上集流管、下集流管、设置在所述两集流管之间的若干个扁管、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集流管上连接有至少一组的引入管,所述的每组引入管设置在下集流管的两端,从每组引入管流进下集流管的冷媒在下集流管内冲撞本发明由于在下集流管设置了引入管,使冷媒在下集流管中的两端向中间冲撞,因此,在冷媒流量充足的情况下,冷媒不会集中在两侧,而是冷媒在下集流管中间对冲,使管内的冷媒较均匀地流入换热器扁管;在变频工况下,流量减小时,由于从两个方向向中间流,所以两侧的流量不会变小,而中间处的流量通过两侧对冲也得到了补偿,使冷媒较均匀地流入换热器扁管,提高换热效果。
  • 一种通道换热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