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82591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分拣珍珠表面光洁度的摄像装置-CN201320509745.1有效
  • 邱咸;楼旺永;卓仕军 - 浙江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 2013-08-20 - 2014-02-05 - B07C5/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拣珍珠表面光洁度的摄像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支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支架包括方形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与下框架上下垂直交叉设置,上框架及下框架内均安装有球,所述球两侧球面中心均设有摄像孔,所述上框架及下框架底边中部两侧垂直交叉设置有相机固定板,所述相机固定板上设有摄像机正对摄像孔对在球内下落的珍珠进行摄像,所述球中设有珍珠下落导管,所述球上端的珍珠下落导管与珍珠排序送料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双球支架把两个球分为上下相连的两个部分,每个球分别有两台摄像机对应拍摄,形成连续拍摄,从而保证珍珠表面的信息量。
  • 一种分拣珍珠表面光洁度摄像装置
  • [发明专利]偏转装置以及图像投影装置-CN202210016636.X在审
  • 山田司 -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 2022-01-07 - 2022-07-15 - G02B26/10
  • 本发明提供偏转装置以及图像投影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所投影的图像的失真。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偏转装置具有:第一偏转部(21),使第一反射面(22)绕第一摆动轴(A)摆动,从而使入射到第一反射面的(L1)偏转;以及第二偏转部(31),使第二反射面(32)绕与第一摆动轴(A)交叉的第二摆动轴(B)摆动,从而使由第一反射面反射的(L2)偏转,第一摆动轴(A)与包含入射到第一反射面的(L1)的中心轴(L10)和由第一反射面反射的(L2)的中心轴(L20)的第一入射平面(P1)交叉,第二摆动轴(B)与包含入射到第二反射面的(L2)的中心轴(L20)和由第二反射面反射的(L3)的中心轴(L30)的第二入射平面(P2)交叉
  • 偏转装置以及图像投影
  • [发明专利]冻融型光网络开关-CN200410103545.1有效
  • 刘静;曲小鹏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04-12-29 - 2006-07-05 - G02B6/35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冻融型光网络开关,包括;一开关基底;设置在基底上表面上的两条呈十字交叉的光波导信号传输通道;设置在两条信号传输通道十字交叉处处的一段狭长微型槽道,其内充填与光波导折射率匹配的匹配液,并与两信号传输通道中的一条呈45°夹角;以及设置在槽道上、下方的第一微型热电制冷片和第二微型热电制冷片;热电制冷片分别与外接直流电源电连接。通过控制外接直流电源对热电制冷片实施制冷或加热,以使当匹配液处于液态时,路导通;处于冻结状态时,阻塞路的导通,从而达到路的切换;本开关适用于极端环境下如极地、雪山等铺设的光网络。
  • 冻融型光网络开关
  • [发明专利]投射光学系统和投影仪-CN202111592657.8有效
  • 木山康之;平野整;峯藤延孝;盐川浩司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2021-12-23 - 2023-09-08 - G02B13/00
  • 投射光学系统具备具有正屈力的第1光学系统、以及配置于第1光学系统的缩小侧且具有负屈力的第2光学系统。第2光学系统具有配置于最大视场角的轴外光线的主光线和投射光学系统的光轴在第2光学系统中交叉交叉位置的放大侧的第1透镜组、配置于交叉位置的缩小侧且具有负屈力的第2透镜组、以及配置于第2透镜组的缩小侧且具有正屈力的第第2透镜组具备具有正屈力的第1透镜、配置于第1透镜的缩小侧且具有正屈力的第2透镜、以及配置于第2透镜的缩小侧且具有负屈力的第3透镜。第3透镜组具备分别具有正屈力的2个透镜。
  • 投射光学系统投影仪
  • [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微型投影光学引擎-CN200920130062.9有效
  • 曲鲁杰;高国欣;林晶 - 红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09-02-20 - 2010-03-03 - G03B21/14
  • 一种高效的微型投影光学引擎,包括红光光源模组,蓝光光源模组,绿光光源模组,交叉形合色镜,光学整形透镜,偏振分光器,微显示面板及投影透镜。交叉形合色镜设置于红光光源模组、蓝光光源模组及绿光光源模组的输出路的交汇处,用于合并红光光束、蓝光光束及绿光光束为一束。光学整形透镜设置于交叉形合色镜与偏振分光器之间,胶合在偏振分光器的端面上,其中,光学整形透镜与偏振分光器的胶合面为平面,在交叉形合色镜侧的光学整形透镜的表面为柱面。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引擎,通过光学整形透镜,输出光亮度均匀、准直性好的、与微显示面板外形尺寸比例一致的光斑(矩形光斑),效高,投影显示质量好,尺寸小,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廉。
  • 一种高光效微型投影光学引擎
  • [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环保阻燃伏电缆线-CN201720178417.6有效
  • 赵燕;祝子耀;徐贵有 - 江西合佳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2-27 - 2017-09-08 - H01B7/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安全环保阻燃伏电缆线,包括伏电缆导芯、电缆线绝缘层和阻燃层,所述电缆线绝缘层设置在伏电缆导芯和阻燃层之间的位置处,在阻燃层的外侧安装有电缆线护套,所述阻燃层主要由交叉细铁丝和锡纸层组成,且交叉细铁丝覆盖在锡纸层的外侧,所述电缆线绝缘层主要由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组成。该新型安全环保阻燃伏电缆线,通过设置锡纸层和交叉细铁丝,在线缆出现火势时交叉细铁丝具备均热到锡纸层的作用,这样就能起到阻燃的效果,设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两种采用分离的结构,在较好保障绝缘效能的情况下实现了导芯的快速回收
  • 一种新型安全环保阻燃电缆线
  • [实用新型]基于朝向多角度可调的联动折叠收纳式伏幕墙架构-CN202223037104.9有效
  • 张保峰;孙翼龙 - 陕西万昂建设有限公司
  • 2022-11-15 - 2023-03-28 - H02S20/3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朝向多角度可调的联动折叠收纳式伏幕墙架构,包括:剪叉式传动结构,包括若干组传动架主体,若干组传动架主体为依次呈剪叉式相连的架构设置,每组剪叉式设置的传动架主体的中心均转接有交叉转轴;滑移导轨结构,第一组交叉转轴固接于滑移导轨结构的一侧顶端,第一组之外的其他组交叉转轴均基于滑移导轨结构的延伸路径滑动且可转动设于滑移导轨结构;伏幕墙板,设有若干组,若干组伏幕墙板分别一一对应固接传动装配于若干组交叉转轴的顶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伏幕墙直接装配于玻璃时,会影响原有玻璃的视野,难以在保证发电效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切换幕墙的不同工作状态,整体功能性较为单一的问题。
  • 基于朝向角度可调联动折叠收纳式光伏幕墙架构
  • [发明专利]光电传感器及光电传感器系统-CN200980129293.0有效
  • 斋藤善胤;锦户宪治 - 株式会社恩尼怀尔
  • 2009-02-10 - 2011-06-22 - G01V8/12
  • 本发明的一种光电传感器,具有投部与受部,根据受部的受信号的强度变化来检测出投部与受部之间是否有检测体。该受部接收从该投部不与该检测体交叉地到达该受部的投信号、和从该投部与该检测体交叉地到达该受部的投信号,并与该投部的投定时信号同步地动作。并且,比较没有因该检测体而衰减的受信号和因该检测体而衰减的受信号的电平差,检测出检测体的有无信息。
  • 光电传感器系统
  • [发明专利]智能电网接入分布式自适应节点及系统-CN201711091454.4在审
  • 张福鼎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2017-11-08 - 2018-02-27 - H02J13/00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电网接入分布式自适应节点及系统,包括接入节点选择判决模块、若干双向光纤链路,若干单向光纤链路、MXN交换矩阵、冲突存储调度单元、控制单元;节点能根据用户需要与接入系统状态实时自适应调整通信链路来满足智能电网接入大容量数据突发性基于本发明节点能够形成多种传输保护架构单出单入双出双入的双环双向连接传输保护架构、单出双入双出单入双环交叉连接传输保护架构、双向传输环单向交叉网状传输保护架构、交叉网形树状混合内环传输保护架构。
  • 智能电网接入分布式自适应节点系统
  • [发明专利]显示装置-CN200710001337.4有效
  • 濑川泰生;小野木智英 - 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 2007-01-10 - 2007-07-18 - H01L27/12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低因背光源或外而造成像素的TFT的泄漏电流,且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质。其技术方案是在第1衬底(100)上具备多个像素,而各像素具备:经由栅极绝缘膜(11)而与半导体层(10)交叉的栅极线(20);经由第1接触孔(C1)连接在漏极区域(10d),用于覆盖从交叉部延伸的半导体层(10)的上方的漏极线(17);以及经由第2接触孔(C2)而连接在源极区域(10s),用于覆盖从交叉部延伸的半导体层(10)的上方而形成的源极电极(18)。而且,具备经由缓冲膜(13)形成在半导体层(10)的下方,用于遮住入射至半导体层(10)的的遮光层(12)。
  • 显示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