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72556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热交换器-CN200420077958.2无效
  • 德英 - 德英
  • 2004-07-20 - 2005-10-12 - F28D1/02
  • 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它包括钢管和安装在钢管内的旋流器及安装在钢管之间的空间传热体;该热交换器的旋流器,不仅气流阻损小,而且使流经钢管内的气体产生紊流,打破了层流,加强了气体冲刷作用,提高了热传递效率。钢管外的空间传热体,能有效增加传热面积,使钢管间实现热传导,充分利用烟气热量对钢管加热,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 热交换器
  • [发明专利]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闭环热管-CN201410261976.4在审
  • 林琼榕 - 中山市久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6-12 - 2014-09-17 - F28D1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闭环热管,包括热管主体,所述热管主体首尾相接并连通成一闭环结构,所述热管主体的管壁设置有毛细多孔结构的吸液芯,使用时,热管主体的部分管体与热源接触,形成热管的蒸发段,热管主体不与热源接触的部分形成传热散热端段,同时实现传热散热的效果,且传热均匀,散热效果好,作为散热器使用时,散热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散热器,并且重量与体积均远远低于传统散热器,实用性强,进一步,本发明还可以根据热源的具体形状弯曲加工为对应的形状,使其与热源接触更为紧凑,提高吸热、传热、散热的效果,且还可起装饰的作用
  • 一种传热散热一体闭环热管
  • [发明专利]一种多纵向涡的正(余)弦纹强化传热-CN201510658526.3在审
  • 洪宇翔;杜娟 - 丽水学院
  • 2015-10-13 - 2016-01-13 - F28F1/12
  •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纵向涡的正(余)弦纹强化传热管。一种多纵向涡的正(余)弦纹强化传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外侧壁围绕管体周向轧制有多条管体肋纹,多条管体肋纹沿管体轴向依次排布,管体肋纹沿管体周向呈正弦函数图像或余弦函数图像排布。该强化传热管在靠近管壁的区域通过肋纹能够诱导多个纵向涡,流体在纵向涡的卷吸作用下,形成上下扫动的流股,冲击壁面,实现高强度的流体置换和流场均化,从而达到提高近壁处温度梯度,增加流场与温度场协同程度,增加管壁传热速率的效果
  • 一种纵向强化传热
  • [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筒内温差的液氮生物容器-CN202111337309.6在审
  • 施敏海;赵杰峰;孙振中;高建强 - 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1-12 - 2022-01-11 - B65D81/20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少筒内温差的液氮生物容器,它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2)和传热元件,所述外筒体(1)内设有一个内筒体(2),所述内筒体(2)内设有液氮,内筒体(2)的内壁上均匀布置有多个传热元件,传热元件的顶端到达内筒体(2)的顶部下方,传热元件的底端浸入液氮中;所述传热元件为毛细管(4)或热管。本发明筒体的内壁均匀分布多条毛细管或热管,底部可浸入液氮中,利用其毛细作用,使得液氮顺毛细管或热管上升,从而降低筒体上部的温度,液氮在顶部蒸发后再下落至底部液氮中,利用液氮的上升和蒸发下落形成循环控温系统
  • 一种减少温差液氮生物容器
  • [发明专利]散热器-CN201410348880.1有效
  • 叶伟炳 -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 2014-07-21 - 2017-01-25 - F21V29/76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部、传热部以及散热部。上述散热器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导热部、传热部以及散热部,并且,导热部、传热部以及散热部的热传导性能依次递减,形成了热传导性能梯度,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散热器的散热路径,极大地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能够满足发热量大的此外,本发明还针对导热部、传热部以及散热部在散热器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通过改良质量配比,提高了导热部的耐高温性能、韧性以及强度,提高了传热部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以及耐高温性能,提高了散热部的热传导性能以及抗氧化性能
  • 散热器
  • [发明专利]强化传热的绕流子-CN201310116252.6无效
  • 蒋宁 - 浙江工业大学
  • 2013-04-03 - 2013-06-19 - F28F13/12
  • 强化传热的绕流子,包括带体,所述的带体上分布若干条形孔,相邻的条形孔之间形成与条形孔走向一致的支撑条;所述的条形孔的走向与带体的走向垂直;所述的带体螺旋扭转形成带有条形孔的螺旋纽带,并与换热管间隙配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强化传热效果好、阻力损失小、便于安装和更换;对现有换热器,安装该结构可以在不增加传热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换热量,降低改造成本;对新设计的换热器,安装该结构可以在传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体积,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在存在污垢的场合,将带体拔出更换时能起到带出污垢的作用
  • 强化传热绕流子
  • [实用新型]麦粒灸的施灸装置-CN201420862745.4有效
  • 赵百孝 - 北京百笑科技有限公司
  • 2014-12-31 - 2015-06-24 - A61H39/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麦粒灸的施灸装置,包括灸座,所述灸座中部设置有穿透灸座的传热孔,捻制而成的灸粒放置在所述传热孔内,传热孔侧壁支撑所述灸粒保持灸粒的位置,所述灸粒底部与人体皮肤间隔开;所述传热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槽,通气槽呈L形气道,由位于传热孔侧壁上的竖直沟槽和位于灸座下端面上的水平沟槽连通构成。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灸座能够将灸粒与人体皮肤间隔开,不会造成皮肤烧伤,而且不阻隔灸疗的温热和药物刺激作用。使用灸座的灸粒可以燃尽,节省药材的同时也提升了疗效。
  • 麦粒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闭环热管-CN201420313679.5有效
  • 林琼榕 - 中山市久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6-12 - 2014-11-05 - F28D15/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闭环热管,包括热管主体,所述热管主体首尾相接并连通成一闭环结构,所述热管主体的管壁设置有毛细多孔结构的吸液芯,使用时,热管主体的部分管体与热源接触,形成热管的蒸发段,热管主体不与热源接触的部分形成传热散热端段,同时实现传热散热的效果,且传热均匀,散热效果好,作为散热器使用时,散热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散热器,并且重量与体积均远远低于传统散热器,实用性强,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热源的具体形状弯曲加工为对应的形状,使其与热源接触更为紧凑,提高吸热、传热、散热的效果,且还可起装饰的作用
  • 一种传热散热一体闭环热管
  • [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传热散热一体的闭环热管-CN201420313738.9有效
  • 林琼榕 - 中山市久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6-12 - 2014-11-05 - F28D15/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传热散热一体的闭环热管,包括热管主体,所述热管主体首尾相接并连通成一闭环结构,所述热管主体一脉动热管,使用时,热管主体的部分管体与热源接触,形成热管的蒸发段,热管主体不与热源接触的部分形成传热散热端段,同时实现传热散热的效果,且传热均匀,散热效果好,作为散热器使用时,散热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散热器,并且重量与体积均远远低于传统散热器,实用性强,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热源的具体形状弯曲加工为对应的形状,使其与热源接触更为紧凑,提高吸热、传热、散热的效果,且还可起装饰的作用
  • 一种新型传热散热一体闭环热管
  • [实用新型]强化传热的绕流子-CN201320165583.4有效
  • 蒋宁 - 浙江工业大学
  • 2013-04-03 - 2013-10-16 - F28F13/12
  • 强化传热的绕流子,包括带体,所述的带体上分布若干条形孔,相邻的条形孔之间形成与条形孔走向一致的支撑条;所述的条形孔的走向与带体的走向垂直;所述的带体螺旋扭转形成带有条形孔的螺旋纽带,并与换热管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强化传热效果好、阻力损失小、便于安装和更换;对现有换热器,安装该结构可以在不增加传热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换热量,降低改造成本;对新设计的换热器,安装该结构可以在传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体积,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在存在污垢的场合,将带体拔出更换时能起到带出污垢的作用
  • 强化传热绕流子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