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949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生物质炭基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1510186871.1在审
  • 林小明 - 广东大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4-20 - 2015-07-29 - C05G3/00
  • 本发明涉及土壤调理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生物质炭基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中药高温裂解,得到中药生物质炭和可燃性气体;将土壤调理剂的原料和占土壤调理剂总原料重量16-20%的中药生物质炭混合后熔融、造粒,收集粒料;将收集的粒料负压冷却,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粒料进行包膜,包装出货,制得中药生物质炭基土壤调理剂。本发明的中药生物质炭基土壤调理剂营养物质丰富,营养元素释放协调持久,肥料养分利用效率高,可有效地改良和培肥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并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 一种药渣生物质炭基土壤调理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生物质炭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CN201510186832.1在审
  • 林小明 - 广东大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4-20 - 2015-07-29 - C05G3/00
  • 本发明涉及复合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生物质炭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中药高温裂解,得到中药生物质炭和可燃性气体;将复合肥的原料和占复合肥总原料重量8-12%的中药生物质炭混合后熔融、造粒,收集粒料;将收集的粒料负压冷却,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粒料进行包膜,包装出货,制得中药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本发明的中药生物质炭基复合肥营养物质丰富,营养元素释放协调持久,肥料养分利用效率高,可有效地改良和培肥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并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 一种药渣生物质炭基复合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方法-CN201710316191.6有效
  • 任海伟;王聪;陈鑫;张丙云;李志忠;王玉玮;李志杰;喇慧翔;王永刚;刘晓风;张百刚 - 兰州理工大学
  • 2017-05-08 - 2019-07-16 - C08B1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中药和蒸馏水混合,微沸,离心,得滤渣;b、碱处理:将滤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水浴处理,离心、洗涤沉淀至中性,收集滤渣;c、酸处理:将所得滤渣加蒸馏水,调pH至1‑2,水浴处理,离心得滤渣,洗涤至中性,烘干;d、中药粗纤维素提取:将所得滤渣加入漂白液,水浴处理,抽滤,洗涤至中性、烘干至恒重,得到中药粗纤维素;e、制备微晶纤维素:将所制得的中药粗纤维素加入盐酸溶液进行酸水解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有利于提高废弃中药资源的处理利用率,为微晶纤维素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安全、廉价、便利的原料资源。
  • 一种药渣制备纤维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草本中药的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CN201610186607.2在审
  • 曾凡强;曾松清 - 中山市承铭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2016-03-29 - 2016-08-17 - C05G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草本中药的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草本中药的水分,向草本中药中添加有益混合菌,搅拌均匀;2)进行堆料,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厌氧发酵;3)揭开塑料薄膜,洒上一层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和酵母菌混合的复合菌,开始好氧发酵;4)好氧发酵期间,间隔翻堆,添加入高吸水树脂和硝酸稀土,搅拌均匀,将物料破碎,即可得到基于草本中药的栽培基质。本发明的基于草本中药的栽培基质,含有益菌,能保持土壤肥力,有效抑制根部病害,并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含有高吸水树脂,提高土壤的保水率和保肥率;添加硝酸稀土,促进作物生长;采用的中草药渣,降低基质的成本,变肥为宝
  • 一种基于草本药渣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控制的中药研磨装置-CN202011541524.3在审
  • 牛俊华 - 嘉兴新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2-23 - 2021-05-04 - B02C1/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的中药研磨装置,涉及中药研磨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中药研磨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在重复研磨药渣的时候,容易将药渣带动到研磨球的上方,容易导致药渣无法被全部研磨,无法自动控制药渣处于研磨球底部研磨件在上下移动研磨中药的时候,中药残渣通过研磨件的侧边向上移动,处于研磨件的上方,而研磨件向上移动的时候,使得研磨件的顶端外侧可以与内件的底部接触,使内件的底部可以将药渣刮取,内件由于为硅胶材质,具备很好的弹性,进而使内腔挤压,使得药渣可以自然的掉落在内槽的底部。
  • 一种自动控制中药研磨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蒸煮用药渣分离装置-CN202121295518.4有效
  • 王继贤 - 平凉市青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2021-06-10 - 2022-02-11 - B30B9/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蒸煮用药渣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壳体、支撑腿、蒸煮腔、药材滤网、升降组件、挤压组件、搅拌组件、药渣滤网、出药管、出药阀和药渣出口,所述支撑腿设对称设于工作壳体两侧,所述支撑腿与工作壳体外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升降组件便于打捞工作壳体内的中药材,方便分离药材与药液,挤压组件便于挤压中药材中的药汁,药渣滤网便于过滤药液中细小的药渣,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实用性高、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的中药蒸煮用药渣分离装置。
  • 一种中药用药分离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富含纤维素类物质的中药药渣高值化综合利用的方法-CN201510962054.0有效
  • 段金廒;郭盛;钱大玮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15-12-21 - 2020-04-07 - C12N9/42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药渣的综合利用方法,本发明先将富含纤维素类物质的中药药渣经适当破碎后,采用高压热解法使其中的半纤维素类物质降解为木糖液,经固液分离、脱色纯化等工艺制取木糖;固形物经产纤维素菌发酵、固液分离分别得纤维素酶液和发酵菌渣;发酵菌渣进一步与富含纤维素类物质的中药药渣混合发酵后,加入产乙醇酵母用于发酵提取工业乙醇,发酵后剩余的渣料用于制备生物肥料。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综合利用中药制药过程中产生的药渣,联合生产木糖、纤维素酶、工业乙醇、生物有机肥,从而可实现中药制药过程中药的高值化综合利用,降低因药渣排放导致的环境压力,实现中药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 一种富含纤维素物质中药药渣高值化综合利用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药渣榨取装置-CN202110631014.3在审
  • 黄国栋;桑明玉;桑子涵;陈妍凝;桑国航 - 黄国栋
  • 2021-06-07 - 2021-10-26 - B30B9/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中药药渣榨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箱体的内腔中端活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隔板的顶部中端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本发明人们通过药渣袋将药渣放置在内部,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电机工作,通过电机带动第二齿轮工作,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工作,通过第一齿轮带动活动杆工作,通过活动杆带动压块工作,通过压块挤压药渣袋工作,通过药渣袋将药渣榨取,药液会通过药渣袋流入药液收集盒的内部,解决了现有的中医内科需要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熬煮中药时,中药内部会吸收药液,需要将其进行榨取,避免药效流失过大的问题。
  • 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榨取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药房的中药药渣过滤装置-CN202110285301.3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丽平
  • 2021-03-17 - 2021-06-15 - B01D33/29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药房的中药药渣过滤装置。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无需对药渣进行清洗的用于药房的中药药渣过滤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药房的中药药渣过滤装置,包括有:箱体和固定板,箱体上设有固定板;第一固定架,固定板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架;升降机构,箱体上设有升降机构;摆动机构,箱体与固定板上设有摆动机构;烘干机构,本发明通过设有烘干机构,当药渣和水进行抖动分离后,加热灯对药渣进行烘干,因此就无需人们手动对药渣进行晾晒,如此就可以防止药渣在晾晒过程中沾有灰尘。
  • 一种用于药房中药药渣过滤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