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消烟脱硫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06354.8 | 申请日: | 1996-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5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赵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锋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雪琦,耿玉琪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自动消烟脱硫除尘装置由壳体、进烟口、出风口、出灰渣口等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壳体内有一组或多组由三级异型旋风子组成的除尘器及一特殊结构的喷嘴。$第一、二级异型旋风子外壳上分别设有左、右旋双螺纹结构,第三级旋风子为外壳下部布满若干孔距不等、孔径不同孔的锥形体,其孔总表面积比第二级旋风子上扩颈口环形截面积S大1.1~1.5倍,本发明结构合理,且适用于所有燃煤设备的除尘消烟脱硫。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脱硫 除尘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自动消烟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壳体(20),进烟口(1)、(29),出灰渣口(5),出风口(26),其特征在于:壳体(20)内装有1组以上的通过隔离板(17)、(18)、(19)及法兰盘(14)、(15)、(16)连接的三级为一组、结构相同的右、左双螺纹(11)、(12)的第一、二级旋风子(6)、(7)和带有不等距不等孔径的孔(13)的圆锥体结构的第三级旋风子(8)组成的除尘器,各组除尘器结构相同,均为三级旋风子依次套装,每组除尘器中的第一级右双螺纹旋风子(6)的以d1为直径的圆柱体外壳(V1)上,设有几组右双螺纹(11),每组右双螺纹深度P1=0.5~3毫米,螺纹宽度P2=1.5~5毫米,螺纹间距P3=20~50毫米,下部成半圆锥体,无底,通过法兰(14)固装于隔离板(17)上;第二级左双螺纹旋风子(7)的设有上下扩口的直径为d4的圆柱体外壳(V2)上装有几组左双螺纹(12),每组左双螺纹深度P1=0.5~3毫米,螺纹宽度P2=1.5~5毫米,螺纹间距P3=20~50毫米,圆柱体外壳(V2)的下部1/8~1/5处端面外扩成直径为d3的小半圆锥体(V3),其表面与中心线夹角α2为0°<α2<90°,小锥面(V3)上开有小孔(Q),下部无底,外壳V2的上部1/5~1/3处端面外扩成直径为d2的半圆锥体,其锥表面与中心线夹角α1为5°<α1<90°,上、下扩口的第二级左双螺纹旋风子(7)套装入第一级右双螺纹旋风子(6)内通过法兰(15)固装于隔离板(18)上,右、左双螺纹(11)、(12)在空间互成角度α4为0°<α4<180°,第三级圆锥体旋风子(8)是直径为d5的锥形体,其锥面与中心线所成角度α3为5°<α3<120°,并套装入第二级旋风子(7)内,其圆锥壳体表面(V3)上设置若干孔距不等,孔径不同的通孔(13),所有孔(13)表面积之和,比第二、三级旋风子(7)、(8)与隔离板(19)相接处所形成的环行截面积S大1.1~1.5倍;孔(13)的总面积大于第二级旋风子(7)上颈口处环形截面积S,隔离板(17)、(18)、(19)固装在壳体(20)上,并将壳体(20)分隔成三个空间(Ⅱ)、(Ⅱ)、(Ⅲ),脱硫剂净化器(4)输出的净化剂通过射流泵(3)和管道(27)导入壳体(20)内,管道(27)的内端头上装有雾化器喷嘴(30),喷嘴(30)的头部装有由压紧柱(34)顶压住的带有6条导向槽(39)和(36)的雾化片(32),脱硫剂净化器(3)输出的净化剂通过雾化器喷嘴(30)由喷嘴压紧套(35)、压紧柱(34)、顶压住雾化片(32)、密封环(31),并组装在喷嘴外套(33)内,由喷嘴接管(40)螺固在外套(33)上,雾化片(32)的上端面有一环形凸台(38),经一斜面(R)后开挖成半球体(37),其上法线方向开有1至3个直径为0.3~0.9毫米微型小孔(36),在凸台(38)及斜面(R)上沿半球体(37)的切线方向开有六条导向槽(39),壳体(20)的底部通过法兰盘连接出灰管(24),管(24)上装有自动排灰阀(23),外壁(28)固装于支架(22)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锋,未经赵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10635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