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克服注水泥过程中U形管效应的工艺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10119.3 | 申请日: | 199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31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军;张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军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文丽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克服注水泥过程中U形管效应的工艺是在下套管时将降压限流装置串接在套管下部结构的上端,下完套管及联顶节后,把预先装好大小两坐封球的投球短节总成串接在联顶节与水泥头之间,根据需要通过先后投入两坐封球调节套管内外液柱压差,降低固井过程中因注水泥而引起的环空液柱压力先期增加、后期降低以及由此造成的环空液体上返速度先过大后过小的状况,避免在注水泥初期返速过高引起井壁冲涮严重的现象和注水泥后期及替泥浆初期返速过低导致顶替效率降低的现象,提高固井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克服 注水 过程 效应 工艺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克服注水泥过程中U形管效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下套管时,把降压限流装置串接在所下套管下部结构的上端,下完套管及联顶节后,把予先装好大小两坐封球的投球短节总结串接在联顶节与水泥头之间,然后打开地面泵进行循环,在地面泵压降低过程中,套管中的水泥浆与环形空间的泥浆静压差≤正常循环压耗时,小球坐封在降压限流装置的限流阀(7)上,投球前置时间可由套管的长度、小球在套管内的滑落速度及套管内流体的下行速度计算出,在地面泵压升高过程中,当从注水泥浆开始至水泥浆从套管底返出到环形空间并上升到一定高度引起套管内外静压差降低到正常循环压耗所需值时,将大球坐封到降压限流装置的内管上部,坐封内管中心孔,憋断悬挂销钉,使内管连同其以下部分一起脱落,投大球前置时间可由套管的长度、大球在套管内的滑落速度以及套管内流体的速度算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军,未经李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411011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新结构的彩焰蜡烛
- 下一篇:有机废气净化回收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