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氯化亚铜的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4105209.5 | 申请日: | 1994-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5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彭济时;范兴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3/05 | 分类号: | C01G3/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氯化亚铜的工艺。该工艺以含铜的硫酸盐或氯盐溶液、紫杂铜、氧化铜为原料,氯化钠为氯化剂,以SO2气体为还原剂,通过配液、溶铜、还原、水析、抗氧化处理、干燥等工艺过程,生产出高质量的氯化亚铜。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氯化亚铜的直收率提高20%以上,铜的总回收率达到98%以上,产品合格率100%,颜色纯白、抗氧化性好,氯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吨产品加工费可降低2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氯化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生产氯化亚铜的工艺,以含铜的硫酸盐或氯盐溶液、紫杂铜、氧化铜为原料,氯化钠为氯化剂,以SO2气体为还原剂,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配液:把硫酸铜或硫酸铜溶液按8∶1的氯铜摩尔比与氯化钠混合配液,要求铜浓度达到30~50g/l;(2)溶铜:在60~90℃温度范围内将此配液与紫杂铜进行反应,维持溶液一定的酸度,经2~5小时反应即可形成合格的高氯铜溶液;(3)还原:将溶铜后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按1∶1铜摩尔比混合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SO2还原剂,在30~80℃范围内进行还原;(4)水析:将还原料浆与清水混合,静置1~2小时,经固液分离后,产生湿的氯化亚铜;(5)滤饼经洗涤、脱水、抗氧化处理、干燥,得到纯白成品氯化亚铜;(6)固液分离后的水析滤液,部分返回溶铜配液,其余滤液用碳酸钙中和酸至pH=2~3,分离出硫酸钙后再用液碱或纯碱中和至pH=7~8沉铜,沉铜渣返回溶铜配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410520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