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表面波和神经网络的轧辊损伤分类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0270.9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7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孙茂循;陆俊杰;李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44 | 分类号: | G01N29/44;G01N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卢泓宇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表面波和神经网络的轧辊损伤分类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超声测量系统对样本轧辊表面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缺陷或损伤进行声学测量,并将分析得到的测量信号特征、对应的缺陷或损伤类型及程度作为训练样本,构建训练数据库,进而利用训练数据库中的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能够对轧辊表面的缺陷和损伤进行智能识别的轧辊表面损伤分类识别模型。由于采用超声表面波对表面缺陷损伤进行检测,不破坏被测轧辊,因此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无损的检测方法;由于训练数据中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缺陷或损伤的数据,因此训练得到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识别出被测轧辊表面的多种缺陷和损伤,并给出相应的程度信息。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表面波 神经网络 轧辊 损伤 分类 识别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089027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数据采集用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通讯工程用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