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基棒状颗粒双结构单色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5524.6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4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甘霖;石珍旭;汪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27/36;B32B27/06;B32B33/00;B32B23/00;B32B23/08;C08J5/18;C08L67/04;C08L1/04;C08L87/00;C08L5/08;B29D7/01 |
代理公司: | 重庆青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3 | 代理人: | 阴知见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基棒状颗粒双结构单色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不同的纳米化方法处理不同来源的生物质,得到同为一维棒状但组成、表面官能基有差异,长径比和折射率等性质不同的两类纳米颗粒及其衍生物,利用螺杆共挤出方法将折射率较低的纳米颗粒或其衍生物与热塑性聚合物均匀混合,继而热加工成型得到结构单色复合膜材料;利用另一类折射率较高的纳米颗粒或其衍生物,控制组装条件进行取向组装,得到另一结构单色发光的结构单色组装阵列基膜材料;继而将结构单色复合膜材料与结构单色组装阵列基膜材料热成型加工,利用聚合物热塑性及链段运动能力得到两种结构单色复合的一体化材料,该材料在光学防伪、传感防伪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基棒状 颗粒 结构 单色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21030552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