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框架的漏洞挖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4200.8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赖英旭;叶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框架的漏洞挖掘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框架,解决了测试用例生成过程中目标函数训练效果较差以及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模式崩溃问题;接着,针对在训练过程中生成器网络从判别器网络中获得的反馈信息不足而造成收敛速度过慢,生成的测试用例质量不够高的问题,使得模型能够较快的完成收敛并且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测试用例;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odbus‑TCP协议的漏洞挖掘系统,并在仿真环境以及真实工业环境中进行模糊测试试验;本发明提高测试用例的接收率以及能够触发被测目标的各种异常以及发现Modbus‑TCP协议的漏洞,从而解决了传统漏洞挖掘方法中存在的低接收率以及低漏洞挖掘能力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生成 对抗 网络 框架 漏洞 挖掘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124420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