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真菌黑色素材料的制备及紫外防护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9287.2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乙文;黄楚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44 | 分类号: | C08G65/44;C08L29/04;C08L71/10;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人造真菌黑色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空气氛围下,将黑色素前体溶于溶剂中,调节pH值为3‑4,搅拌得A溶液;将铜化合物催化剂溶于水中,配制的B溶液;将A溶液于搅拌下在金属浴上加热升温,搅拌下将B溶液加入A中,混合均匀,反应得反应液;将反应液离心,沉淀清洗超声分散后再次离心,重复多次,得到人造真菌黑色素纳米粒子;将人造真菌黑色素纳米粒子在去离子水中分散保存。该方法副反应少,成本低,产率高,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可重复性好。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原料配比来调控纳米粒子的粒径,粒径在60‑700nm间。所得纳米粒子有较好紫外吸收的能力,明显强于在紫外防护领域使用的聚多巴胺材料,有望作为新的紫外防护添加剂。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真菌 黑色素 材料 制备 紫外 防护 应用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7792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