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可追责的基于属性的匿名认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7215.9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赖俊祚;李鹏;吴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可追责的基于属性的匿名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初始化处理,生成主公钥和主私钥;通过证书权威机构生成用户的属性秘钥;发布认证任务,对认证任务进行加密操作的处理得到认证任务的密文;解密认证任务,对认证任务的密文进行解密操作;生成认证,对消息进行认证操作,生成认证令牌;验证认证,通过验证者对认证操作结果进行验证操作;追踪重复认证的用户,当用户认证达到两次时,通过验证者进行链接操作、追踪操作的处理。本发明采用密文策略基于属性加密处理、zk‑SNARK零知识证明处理,允许任何人识别同一个用户生成的两个有效认证令牌,达到细粒度访问控制、保证用户的隐私和公开可追责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细粒度 访问 控制 可追责 基于 属性 匿名 认证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04721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