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桩支护体系转化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7680.8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1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明;李加辉;张旭海;徐振;马国松;朱连臣;樊延祥;关辉;朱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张旭海;徐振;马国松;朱连臣;樊延祥;关辉;朱向飞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E02D17/04;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青岛汇智海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5 | 代理人: | 王丹丹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排桩支护体系转化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分析方法,以排桩支护体系与地下连续墙结构等变形为原则,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地下连续墙厚度与桩径及桩间间距之间的关系;本方案结合现场实际的岩土体、喷混层及连梁参数,建立三者之间的接触面来构造三维实体模型,更加符合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从而使该方法得出地下连续墙厚度所对应的支护结构的变形值更加符合实际;另外,本方案优化了传统方法中未考虑桩间岩土体与喷混层及连梁刚度的缺陷,对于有支护结构变形精度要求的基坑而言,采用等变形原则得到的地下连续墙厚度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围护结构变形值,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支护结构计算变形值偏大的现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体系 转化 地下 连续 结构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张旭海;徐振;马国松;朱连臣;樊延祥;关辉;朱向飞,未经青岛理工大学;张旭海;徐振;马国松;朱连臣;樊延祥;关辉;朱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0176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接头与管道的连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视频编码中模式决策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