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钢结构工程的劣化免疫仿生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7827.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马衍轩;刘加童;葛亚杰;张鹏;吴睿;宋晓辉;薛善彬;崔祎菲;鲍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175/02;C09D5/00;C09D5/08;C09D7/61;C09D7/48;C08G18/48;C08G18/50;C08G18/64;C08G18/66;B05D3/00;B05D3/02;B05D7/16;B05D7/26 |
代理公司: | 山东康裕律师事务所 37311 | 代理人: | 傅培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钢结构工程的劣化免疫仿生防护涂层及制备方法。所述劣化免疫仿生防护涂层为钢结构基体上的防护涂层,由内到外依次由底漆、中间漆和面漆三层组成;且相邻两层互相扩散并发生化学交联,形成分子交联互穿网络。所述的底漆为缓蚀剂‑聚氨酯共混体系,所述底漆成膜的厚度为80‑150μm。所述的中间漆为GO改性的聚脲基双壁微胶囊和聚多巴胺在聚氨酯‑聚脲弹性体中分散均匀,得到的自修复聚脲共混溶液,所述中间漆成膜的厚度为100‑400μm。所述的面漆为二维材料复合聚氨酯/聚脲溶液,所述面漆成膜的厚度为150‑500μm。所述劣化免疫仿生防护涂层模拟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结构,从物理裂纹修复和耐化学侵蚀两方面对钢结构进行防护,实现了对钢结构劣化的免疫。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结构工程 免疫 仿生 防护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157782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