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荧光能量转移的荧光编码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9967.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4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范丽娟;孙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6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能量转移的荧光编码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以碳点为能量给体,罗丹明6G用作能量受体,将两者引入到表面带有磺酸基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得到编码荧光微球,在其表面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保护层后,再采用硅烷化偶联反应对荧光微球进行官能化修饰。本发明通过调控碳点与罗丹明6G之间的能量转移程度,可应用于对微球的编码;同时利用碳点材料的发射光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使制备得到的荧光编码微球适用于不同的激发波长激发,可提高荧光微球的适用性。本发明提供的荧光编码微球具有优异的信号稳定性,适用于流式细胞仪的不同激光器与信号探测器,可应用于生物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荧光 能量 转移 编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054996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耐高温α-淀粉酶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激光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