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3846.1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8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曹宁宁;肖建辉;罗伯婵;田国辉;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丞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8;E21D11/2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13127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3010 河北省衡水市开发***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包括安装于隧道岩壁内且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外层支护体、中层支护体和内层支护体,适应隧道开挖后冻胀及岩爆造成的隧道初期变形;第一减压机构,能够在钢架在受到隧道岩壁产生的压力时,第一顶块向第一壳体内滑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使得该压力得到释放和缓冲,使钢架依然具有支护性能;第二减压机构,不仅能够提高轴向相邻两型钢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并且与第一减压机构配合使用能够承受更强的压力;内层支护体中的内层减压装置,使得支护板能够适应隧道发生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形状变化,使其保证具有支护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体 减压机构 内层 隧道 支护 冻胀 钢架 岩爆 岩壁 本实用新型 软岩大变形 缓冲性能 减压装置 隧道开挖 隧道支护 形状变化 轴向相邻 弹性件 支护板 滑动 缓冲 衬砌 顶块 匹配 变形 体内 中层 释放 压缩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包括位于隧道岩壁(1)内且与其拱形相匹配的支护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外层支护体(2)、中层支护体(3)和内层支护体(4),所述中层支护体(3)与内层支护体(4)环向的两端均与隧道仰拱固定;/n所述外层支护体(2)包括柔性网(5),所述柔性网(5)与隧道岩壁(1)接触,并借助多根间隔设置的减压锚杆(6)与隧道岩壁(1)固定;所述减压锚杆(6)一端嵌入隧道岩壁(1)内,另一端与柔性网(5)固定;/n所述中层支护体(3)包括钢架(7)、钢性网(8)和中层减压装置(9);所述钢架(7)包括型钢(12);所述型钢(12)沿隧道轴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且沿隧道环向是多个型钢单元体依次拼接形成的拱形结构;所述钢性网(8)固定于相邻的两型钢(12)之间;所述中层减压装置(9)包括位于相邻两型钢单元体之间的第一减压机构(13),以及位于相邻的两型钢(12)之间的第二减压机构(14);/n所述第一减压机构(13)包括第一壳体(131)、第一顶块(132)和第一弹性件(133);所述第一壳体(131)与第一顶块(132)分别固定于两型钢单元体的对接端,且第一壳体(131)与第一顶块(132)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33)位于第一壳体(131)内且介于第一顶块(132)端部与第一壳体(131)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133)能够在第一顶块(132)向第一壳体(131)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n所述第二减压机构(14)包括第二壳体(141)、第二顶块(142)和第二弹性件(143);所述第二壳体(14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定于轴向对应的一组型钢单元体的端部,所述第二顶块(14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另一组轴向对应的两型钢单元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141)与第二顶块(142)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43)位于第二壳体(141)内且介于第二顶块(142)端部与第二壳体(141)底部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143)能够在第二顶块(142)向第二壳体(141)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n所述内层支护体(4)包括支护板(10)和内层减压装置(11);所述支护板(10)由多个波纹板(101)沿隧道环向和轴向依次拼接形成;所述内层减压装置(11)位于环向相邻的两波纹板(101)之间;/n所述内层减压装置(11)包括对接壳(111)、对接块(112)和第三弹性件(113),所述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分别固定于两波纹板(101)对接端,所述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113)位于对接壳(111)内且介于对接块(112)端部与对接壳(111)底部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113)能够在对接块(112)向对接壳(111)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丞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丞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97384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应性连接隧道支护衬砌
- 下一篇:一种新型拱形明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