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5682.4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1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新;徐宜慧;罗晓卷;张志强;李顺;王建建;刘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12 | 分类号: | B01F9/12;B01F15/00;C02F11/00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仕娟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搅拌机,其提高淤泥和药剂的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从而保证后续对淤泥调节的效果和淤泥后续固化处理的效果,提高实用性;包括搅拌罐和搅拌电机,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还包括旋转电机、外筒、支架、升降气缸、升降板、支柱、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外筒的底端设置有支腿,外筒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搅拌罐位于工作腔内,旋转电机安装于外筒的底端,并在旋转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底端自外筒的底端伸入至工作腔内,驱动轴的顶端设置有转盘,搅拌罐的底端与转盘的顶端连接,还包括活塞杆、转轴、多组搅拌杆、带动板、投料管、排料管和排料阀。 | ||
搜索关键词: | 底端 搅拌罐 外筒 旋转电机 工作腔 驱动轴 淤泥 固化处理 内部设置 污泥泵 转盘 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 顶端连接 顶端设置 附属装置 河道淤泥 混合效果 混合效率 搅拌电机 升降气缸 淤泥处理 带动板 放置腔 活塞杆 搅拌杆 排料阀 排料管 升降板 输出端 投料管 伸入 支架 支腿 转轴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河道淤泥固化处理搅拌机,包括搅拌罐(1)和搅拌电机(2),搅拌罐(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电机(3)、外筒(4)、支架(5)、升降气缸(6)、升降板(7)、支柱(8)、第一污泥泵(9)和第二污泥泵(10),所述外筒(4)的底端设置有支腿(11),外筒(4)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搅拌罐(1)位于工作腔内,所述旋转电机(3)安装于外筒(4)的底端,并在旋转电机(3)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12),所述驱动轴(12)的底端自外筒(4)的底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在驱动轴(12)的顶端设置有转盘(13),所述搅拌罐(1)的底端与转盘(13)的顶端连接,所述搅拌罐(1)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升降板(7)位于所述圆形开口处,并且升降板(7)可沿放置腔上下滑动,所述支架(5)安装于外筒(4)的顶端,所述升降气缸(6)安装于支架(5)的顶端,并在升降支架(5)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的底端与升降板(7)的顶端连接,所述搅拌电机(2)安装于升降板(7)的顶端,并在搅拌电机(2)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底端自升降板(7)的顶端穿过升降板(7)至升降板(7)的下方,并在转轴(15)底部设置有圆形槽(16),转轴(15)的外侧设置有多组搅拌杆(17)和带动板(18),所述多组搅拌杆(17)和多组带动板(18)均位于放置腔内,所述支柱(8)的底端与放置腔的内底壁中部里连接,支柱(8)的顶端插入至转轴(15)底端的圆形槽(16)内,升降板(7)上设置有投料管(19),所述第一污泥泵(9)的输出端自升降板(7)的顶端穿过升降板(7)伸入至放置腔内,搅拌罐(1)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排料管(20),并在排料管(20)处设置有排料阀(21),所述第二污泥泵(10)的输入端自外筒(4)的右端底部伸入至工作腔内。/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67568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色助剂化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食品拌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