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蘑菇野生栽培基质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7761.4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6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朝;靳瑞萍;王彤;杨瑞珍;胡立煌;冯烨;姚兰;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64;A01G18/69 |
代理公司: | 41176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保林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蘑菇野生栽培基质模块,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滑槽的内顶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每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位于滑槽的内部,固定箱的内部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玻璃罩的打开,能够对蘑菇种植模块内部的蘑菇进行更好的栽培种植,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水泵、排料管和第二进料管,使营养液原料箱内部的营养液进行更换,避免无法更换的问题,通过第一进料管向营养液原料箱的内部灌入营养液,避免了无法添加营养液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液 固定箱 滑槽 本实用新型 固定座 进料管 螺纹杆 升降板 原料箱 轴承 蘑菇 滑槽相适配 工作效率 蘑菇种植 设计结构 野生栽培 玻璃罩 两侧面 内侧壁 内顶壁 排料管 上表面 灌入 滑块 基质 内圈 水泵 镶嵌 栽培 种植 | ||
【主权项】:
1.一种蘑菇野生栽培基质模块,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33),所述固定箱(33)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16),每个所述滑槽(16)的内顶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4),每个所述第一轴承(14)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7),且螺纹杆(17)位于滑槽(16)的内部,所述固定箱(33)的内部放置有升降板(22),所述升降板(2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6)相适配的滑块(32),且滑块(32)卡接在滑槽(16)的内部,每个所述滑块(32)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螺纹管(31),所述固定座(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空腔(23),每个所述空腔(23)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25),每个所述空腔(23)的内顶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29),所述固定箱(33)的内底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插口(20),且第一插口(20)分别与滑槽(16)和第三轴承(29)相连通,每个所述螺纹杆(17)远离第一轴承(14)的一端均依次贯穿螺纹管(31)、第一插口(20)和第三轴承(29)并与第二轴承(25)的内圈固定连接,且螺纹杆(17)与螺纹管(31)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空腔(23)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四轴承(26),每个所述空腔(23)的内顶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五轴承(30),所述固定座(1)的上方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转杆(5),每个所述转杆(5)的底端均贯穿第五轴承(30)并与第四轴承(26)的内圈固定连接,且转杆(5)的外表面与第五轴承(30)的内圈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转杆(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7),每个所述螺纹杆(1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8),且第二皮带轮(28)位于空腔(23)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皮带轮(27)均通过皮带(24)与第二皮带轮(28)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营养液原料箱(4),所述营养液原料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栽培箱(9),所述栽培箱(9)的内部放置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栽培箱(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插口(12),所述栽培箱(9)的底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三插口(3),所述营养液原料箱(4)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四插口(2),且第四插口(2)与第三插口(3)相连通,所述栽培箱(9)的内部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蘑菇种植模块(13),每个所述蘑菇种植模块(13)的底端均依次贯穿第二插口(12)、第三插口(3)和第二插口(12)并延伸至营养液原料箱(4)的内部,所述升降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升降杆(15),所述固定箱(33)的上方放置有玻璃罩(11),每个所述升降杆(15)的顶端均与玻璃罩(11)的底面固定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50776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丛枝菌根化苗木分根试验盆栽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窝口装框机的套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