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耦隔离串口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49410.3 | 申请日: | 201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1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列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鹏盈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3 | 分类号: | H03K19/013;H03K19/018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谭丽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耦隔离串口通信装置,包括电阻R1‑R8、电容C1‑C6、三极管Q1‑Q4、连接器P1‑P2、光耦隔离US1‑US2和集成电路U1‑U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普通廉价低速光耦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了115200高波特率通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通讯效率;能够实现DC1.8‑5V之间任意电平的转换,使用户在电平转换方面更加便捷;使用了高隔离耐压的宽脚距光耦,隔离耐压高。 | ||
搜索关键词: | 光耦隔离 串口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 耐压 连接器 低速光耦 电平转换 通讯效率 波特率 高隔离 三极管 电容 电阻 光耦 宽脚 集成电路 生产成本 隔离 转换 通讯 | ||
【主权项】:
1.一种光耦隔离串口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R8、电容C1‑C6、三极管Q1‑Q4、连接器P1‑P2、光耦隔离US1‑US2和集成电路U1‑U2;所述连接器P1的第1针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3管脚、所述光耦隔离US2的第4管脚连接;所述连接器P1的第2针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连接器P1的第3针脚通过所述电阻R4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连接器P1的第4针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C2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2‑Q3的发射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1管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管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光耦隔离US1的第1管脚连接;所述光耦隔离US1的第2管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US1的第4管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3管脚、所述连接器P2的1管脚连接;所述光耦隔离US1的第3管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连接器P2的3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Q4的发射极、所述连接器P2的4管脚、所述电容C4‑C5的第二端、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1管脚连接;所述连接器P2的2管脚通过所述电阻R8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US2的第2管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US2的第1管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2管脚连接;所述光耦隔离US2的第3管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鹏盈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鹏盈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04941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金属材料的电容触摸开关
- 下一篇:一种集成双向电平转换模块的可编程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