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旋转接头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5160.7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易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B23P15/00;C22C1/02;C22C1/06;C25D11/04 |
代理公司: | 11621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昌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旋转接头的加工工艺,该铝合金旋转接头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以下成分:Si 3.5‑5%、Mg 0.6‑1.2%、C 0‑0.15%、Cu 0.01‑0.05%、Mn 0.01‑0.2%、Ti 0‑0.2%、B 0‑0.12%、V 0.01‑0.08%、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加工工艺如下:(1)熔炼;(2)铣削成型:下料,车端面及外圆,铣孔,去毛刺;(3)表面处理;(4)后处理。本发明通过铝溶体处理可以减少铝熔体中的夹渣,还可以增加铝熔体的密度,并提高铝合金铸件的针孔度等级,通过表面处理,在零件表面得到了性能优良、膜层均匀的黑色氧化膜,氧化膜与合金基体结合强度很高,不易产生脱落,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抗腐蚀性和隔热性。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接头 铝熔体 铝合金 黑色氧化膜 铝合金铸件 后处理 耐磨性 表面硬度 合金基体 零件表面 车端面 隔热性 去毛刺 氧化膜 针孔度 熔炼 夹渣 膜层 溶体 外圆 铣孔 铣削 下料 成型 | ||
【主权项】:
1.一种铝合金旋转接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铝合金旋转接头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以下成分:Si 3.5-5%、Mg 0.6-1.2%、C0-0.15%、Cu 0.01-0.05%、Mn 0.01-0.2%、Ti 0-0.2%、B 0-0.12%、V0.01-0.08%、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熔炼:将铝合金原料加入熔炉中加热至750-780℃熔炼成合金液,然后使用氮气旋转喷吹10-20min,加入复合熔炼剂精炼,静置扒渣后再加入细化剂,待细化剂融化后710-720℃保温20-30min,浇注成型得到铝合金棒,待铝合金棒自然冷却后取出;/n(2)铣削成型:/nS1、下料:选择步骤(1)中制得的铝合金棒;/nS2、车端面及外圆:首先将铝合金棒固定在夹持工具上,车端面及外圆后切断,得到零件粗胚;/nS3、铣孔:将零件粗胚固定在钻床上的夹具内,先铣沉头再钻取各孔,钻孔时,先钻小孔再钻大孔,组合孔应一次成型,保证其同心度,得到零件精胚;/nS4、去毛刺:使用毛刺刀、砂纸去除零件精胚表面及开孔处的毛刺;/n(3)表面处理:先将去毛刺后的零件精胚放入清洗液中超声清洗10-15min去油除污,热风吹干后将零件精胚放入微弧氧化设备中,加入复合电解液并接通电源,对零件精胚进行微弧氧化;/n(4)后处理:将微弧之后的零件精胚先用自来水冲洗1-2min,然后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进行超声波清洗10-15min,最后将清洗后的试样吹干,得到旋转接头成品。/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易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易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4516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