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自适应调整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1914.7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5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武;孙超凡;黄丹;张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24 | 分类号: | F16M11/24;F16F15/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自适应调整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的左侧下方和第二平台的右侧下方均设有两套外减振支撑系统,四套外减振支撑系统的上端分别通过一套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底面连接;第一平台的右侧下方和第二平台的左侧下方均设有两套内减振支撑系统,内减振支撑系统顶部通过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底面连接。本发明中的减振支撑系统和平台连接装置的串联布置和并联布置相结合,辅以控制系统并行反馈指令,联动工作互不干涉,使得整个自适应调整平台的调整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调整速度更快。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自适应 调整 平台 | ||
【主权项】:
1.一种三维自适应调整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39)和位于第一平台(39)右侧的第二平台(40),第一平台(39)的左侧下方和第二平台的右侧下方均设有两套外减振支撑系统(A1),四套外减振支撑系统(A1)按照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阵列布置,左侧的两个外减振支撑系统(A1)的上端分别通过一套第一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4)与第一平台(39)的左侧底面连接,右侧的两个外减振支撑系统(A1)的上端分别通过一套第二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50)与第二平台(40)的右侧底面连接;/n第一平台(39)的右侧下方和第二平台(40)的左侧下方均设有两套内减振支撑系统(A2),四套内减振支撑系统(A2)按照另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阵列布置,前侧的两套内减振支撑系统(A2)和后侧的两套内减振支撑系统(A2)顶部均设有一套交叉剪式液压升降机构(6),每套交叉剪式液压升降机构(6)的顶部左侧通过一套第三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51)与第一平台(39)的右侧底面连接,每套交叉剪式液压升降机构(6)的顶部右侧通过一套第四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52)与第二平台(40)的左侧底面连接;/n第一平台(39)和第二平台(40)的底面之间设置有两套平台连接装置(5),一套平台连接装置(5)位于前侧的第三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51)和第四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52)之间,另一套平台连接装置(5)位于后侧的第三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51)和第四双向作用筒式减振结构(52)之间。/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119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