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鸢尾辐射诱变剂量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3472.5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6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琳;蔡友铭;张永春;杨柳燕;陈敏敏;李青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32335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裴素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鸢尾辐射诱变剂量筛选方法,通过构建鸢尾无性系组培苗,并将鸢尾无性系组培苗,用不同剂量进行辐射诱变处理,辐射处理后继续培养,选取诱变处理40天时的组培苗,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H2O2含量、抗氧化酶(SOD、CAT)活性,通过测定诱变处理后40天时的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SOD和CAT活性判断适宜的诱变剂量,指标测得值越大,对应材料成活率越低,对应的辐射诱变剂量越不合适,测得值越小,成活率越高,对应的辐射诱变剂量越合适。本发明先构建鸢尾无性系组培苗作为诱变材料,克服了杂交后代种子为诱变材料时本身存在一定的性状分离的问题,通过辐射诱变后,鸢尾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与成活率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评价诱变系成活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用于筛选鸢尾适宜诱变剂量。 | ||
搜索关键词: | 鸢尾 辐射诱变 无性系组培苗 成活率 诱变 生理生化指标 诱变材料 诱变处理 组培苗 构建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杂交后代种子 筛选 辐射处理 剂量筛选 抗氧化酶 丙二醛 性状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鸢尾辐射诱变剂量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构建鸢尾无性系组培苗;/nS2,将S1中鸢尾无性系组培苗,用不同剂量辐射诱变处理,辐射处理后继续培养;/nS3,选取步骤2中诱变处理40天时的组培苗,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H2O2含量、抗氧化酶(SOD、CAT)活性;/nS4,诱变剂量筛选,根据所述步骤S3的测定结果进行筛选,通过测定诱变处理后40天时的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SOD和CAT活性判断适宜的诱变剂量,指标测得值越大,对应材料成活率越低,对应的辐射诱变剂量越不合适,测得值越小,成活率越高,对应的辐射诱变剂量越合适。/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3347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