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分子化合物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成iPSCs的体系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0444.4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碧春;李婷婷;左其生;金晶;张晨;袁霞;张亚妮;孙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4 | 分类号: | C12N5/074;C12N5/077 |
代理公司: | 32222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志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小分子化合物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成iPSCs的体系建立方法,其特征是,设置不同浓度的小分子化合物组合体系,细胞形态学观察、毒性试验及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验证小分子化合物在鸡CEFs诱导重编程中是否适用及其适宜诱导浓度;然后利用剔除法结合qRT‑PCR、间接免疫荧光、细胞流式分析技术、AKP染色、EDU细胞增值技术手段优化诱导体系,建立适宜鸡CEFs重编程诱导体系。本发明解决了器官来源及免疫排斥问题,同时为个体发育及遗传修饰与保存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为后续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使用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也为其他物种的化学诱导重编程研究提供参考。 | ||
搜索关键词: | 小分子化合物 诱导 重编程 鸡胚成纤维细胞 细胞形态学观察 诱导多能干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 免疫排斥问题 诱导重编程 毒性试验 化学诱导 技术基础 器官来源 体系建立 相关基因 遗传修饰 增值技术 组合体系 细胞流 染色 剔除 验证 物种 发育 细胞 参考 研究 保存 优化 分析 | ||
【主权项】:
1.小分子化合物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成iPSCs的体系建立方法,其特征是,首先,设置不同浓度的小分子化合物组合体系,细胞形态学观察、毒性试验及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验证小分子化合物在鸡CEFs诱导重编程中是否适用及适宜诱导浓度;然后利用剔除法结合qRT-PCR、间接免疫荧光、细胞流式分析技术、AKP染色、EDU细胞增值技术手段优化诱导体系,建立适宜鸡CEFs重编程诱导体系。/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1044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