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井厚煤层复杂地质条件多因素耦合高应力区过联络巷防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5233.1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9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显;王永;吴广彬;徐晓利;王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F17/18;E21F17/00;E21D20/00;E2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265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矿井采煤防冲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井厚煤层复杂地质条件多因素耦合高应力区过联络巷防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联络巷返修:提前对联络巷进行了返修及顶板加固工作,局部进行卧底、挑顶;该种深井厚煤层复杂地质条件多因素耦合高应力区过联络巷防冲方法,提前形成有效卸压保护带,确保工作面低应力状态,降低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影响,确保工作面附近低应力状态,在两顺槽联络巷前后150m实施帮部煤体爆破,降低煤体应力,提前在联络内向工作面施工深孔大直径卸压孔,实现卸压孔提前贯通,降低联络巷与工作面之间煤柱应力,在工作面胶带顺槽首次全部使用超前支架支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 煤层 复杂 地质 条件 因素 耦合 应力 联络 巷防冲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深井厚煤层复杂地质条件多因素耦合高应力区过联络巷防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联络巷返修:提前对联络巷进行了返修及顶板加固工作,局部进行卧底、挑顶,保证巷道高度不低于3.5m;/nS2:顶板加固:顶板采用Ф21.6锚索和2.4mT型钢带进行加固,T型钢带顺巷道方向呈迈步式进行布置,与原巷道支护W钢带垂直,每根钢带配合3根锚索进行锚固,锚索间排距0.9m*2.0m,锚固时采用300×300×16mm的锚索托盘;/nS3:加强支护:两端头各10m范围打木垛,端头各5个木垛填充煤矸袋,中间木垛间距15m/个,木垛采用板梁按照“#”字型进行布置,每层两块板梁,最上层的板梁要与巷道顶板进行接顶,并采用木楔进行刹紧,板梁搭接处外露长度不得小于0.2m,且外露长度要一致;/nS4:一次卸压:在工作面两顺槽联络巷前后150m范围内巷道里帮,利用卸压孔实施帮部爆破卸压,间距10m~12m,孔深14m~16m,需要保持间距一致,孔深一致;/nS5:一次钻孔:联络巷距离工作面340m~350m之前,在联络巷内施工 大直径卸压孔,钻孔间距1m,南帮孔深30m~35m,北帮孔深25m~30m,需保证钻孔间距一致;/nS6:二次钻孔:工作面过联络巷期间,在轨道顺槽两帮及胶带顺槽里帮超前工作面300m~320m范围实施大直径钻孔卸压,孔深20m~25m,钻孔直径125mm,孔间距1m;/nS7:三次钻孔:工作面胶带顺槽联络巷前后150m范围内施工孔深50m,间距2m帮部卸压孔;过联络巷期间,超前工作面300m在原卸压孔中间补打一个孔深25m,孔径125mm的卸压孔,需保证补打孔的中心点与原卸压孔的中心点保持一致;/nS8:二次卸压:工作面过联络巷前,完成联络巷前后150m范围的扫孔卸压工作;/nS9:四次钻孔:工作面轨道顺槽距离联络巷25m~30m时,在工作面开始向溜头方向垂直煤壁施工大直径卸压孔,泄压孔的中心点位置水平,钻孔间距1.5m~2m,孔深23m~25m;/nS10:三次卸压:工作面过联络巷期间,两顺槽出现应力预警时,对预警点前后10m~15m范围内进行二次卸压,钻孔间距1m~2m,孔深20m~25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0523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体水力无声定向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特厚煤层联合放顶的间隔等量放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