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相样品大规模、快速数字化分解芯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8785.3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7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崔旭;武银;谢腾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B01L3/00;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样品大规模、快速数字化分解芯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领域,该芯片由集成有微管道阵列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盖片和集成有微腔阵列的基片通过可逆键合方式构成,该芯片实现了微管道阵列和微腔阵列的分离,不仅可以增加芯片单位面积上微腔的排布密度,提升液样的数字化分解数目,还可以避免了基于气相或油相移除进样微管道中残留样品液的冗长的数字化分解操作步骤,大大缩短了液相样品大规模数字化分解的时间。另外,使用该芯片时无需精密的微泵驱动和复杂的微阀控制,也无需繁复的宏‑微接口,可简便、快速、低成本地实现液相样品的大规模自动分解和均一分配,有望促进数字化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样品 大规模 快速 数字化 分解 芯片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液相样品大规模、快速数字化分解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由聚二甲基硅氧烷盖片和基片通过可逆键合方式构成;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盖片上集成一个或多个微管道阵列,所述微管道阵列由多个微通道凹槽平行排列而成,所述多个微通道凹槽的一端均与串联通道凹槽连通,另一端均为盲端,所述串联通道凹槽与所述微管道阵列上一一对应设置的进样口连通;所述基片上集成有一个或多个微腔阵列;所述微管道阵列中的微通道凹槽开口与所述微腔阵列中微腔开口相对设置,单个所述微管道阵列的投影面积覆盖单个与之对应的微腔阵列,且单个所述微管道阵列中任意相邻两个微通道凹槽之间的间距小于与之对应的微腔阵列中单个微腔的口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487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